两年前,正值爬坡学习阶段,周末要有两个全天的课程接受面授,近百人挤坐在一个大教室上课分享着学习进度,课间间歇在楼道舒展筋骨,并同时刷看微信,被其中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所吸引,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讲述人们在刷朋友圈上所付出时间成本之高昂代价,并鼓励大家关闭朋友圈。无独有偶,当时阅读的一本书中也讲述了刷朋友圈的弊端,作者以身作则关闭朋友圈后所感受到了非同凡响的变化。当时的我被朋友圈烦得要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不自觉刷朋友圈的习惯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把我完整的时间碎片化了;
2.朋友圈中难免会有低质量信息的传播,更是让人感觉时间花费的不值得;
3.朋友圈人数看涨,自己关心关注的人的信息一不留神就被埋没在不关心不关注的人的信息中;
4.朋友圈性质的转变是最为让人闹心的,2011年最开始用微信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用苹果手机,拿着诺基亚不是很灵敏的触屏手机把自己的电话簿里的联系人加到微信后,大家用短语音相互交流,内心是惊奇和欢喜的,后来有了朋友圈功能,不能常见面的朋友间分享着一些雀跃的小日常和小感伤,得到的是真诚的祝福与安慰,再后来,朋友圈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变了,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人在遮掩着什么,有人在迎合着什么,甚至有人在奉承着什么……不看,管不住自己的手指和眼睛,看了,真的闹心!
原因种种,两年前的那个瞬间,我关闭了朋友圈,然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我不再为发图后关注是否有人点赞而三番五次的翻看手机,对于真心想念的朋友,我会尽量的直接沟通联系,见面,诉说心声。关闭朋友圈后,我发现自己在真实的活着且生活着!我有了时间集中精力做事情,短短一年,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就输出10多万字,拿到了原创标识。
不到一年前,我换了新的工作,对朋友圈的看法又有了一个转变,关闭朋友圈让我不自在了。短时间,加了一批人的微信,每次面对面加微信时都要小心解释一番,自己是不刷朋友圈的。潜台词就是:我不点赞评论是因为我不刷朋友圈,我不知道你的境遇是因为我不刷朋友圈,我不发图片是因为我不刷朋友圈……
而到了新公司,我需要迅速的了解环境和我正在打交道的人,而朋友圈是最为便捷的方法。对方真诚袒露,而自己却遮遮掩掩,绝非真性情。虽然,有了这种蹩脚的感觉在滋生,我还是坚持原则的关闭着朋友圈。
再后来,有一本雷达里奥的名为《原则》的书告诉我,一个人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心态是何等的重要。
前几天,我把朋友圈加了回来,两年的关闭朋友圈的经历已经被动的让我养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和习惯,不会因加回了朋友圈而去疯狂的翻看,当然也不会让朋友圈中的人闹心而疯狂的刷屏。
如今2018年的朋友圈文化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迭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的人一如既往的沉默,有的人渐渐隐退,有的人毫无遮掩的风风火火的活着,有的人分析着现象背后的运作原理而小心谨慎,有的人巧以利用,有的人浑浑噩噩……人,生来百态,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起点走向自己的终点,而这自始至终的作为,悉听尊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