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报考志愿的最后一天,随着六点的钟声逐渐临近,代表着志愿填报的最后结束。忐忑和犹豫再不会有,剩下的只有耐心等待半个月,然后就知道最终的结果了。
现在回想这一个过程,好像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张。从考完试,朋友就劝我早点给孩子看着志愿,她说早点动手,也好早点熟悉流程,等孩子成绩出了就可以轻松应对。
我一开始大体上粗略的看了一下,初步学习了一下流程。由于不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她又总是说没考好,所以以往心里的期望值不自觉的就降了很多。最后出成绩了,女儿的成绩还算正常,虽然比以往发挥的有点差,但是还基本算是在上下浮动的范围里。
我们结合她三年的成绩,基本就觉得她的成绩在550—600之间,她可一点没让我们失望,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对她还是很了解的。575中间分,挺好!
直到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才算放下了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接下来就是根据分数选择志愿了。从25号出分,一直到今天为止,我才算心一下子放平稳了。期间多次经历彼此意见的不合,也多次对着他们发脾气,她爷俩像个身外人一样,每天我在筛选调整,让她们坐到那里一起看大绿本,提意见,不一会儿两个人就双双俯卧在沙发上,让人生气。
我基本上遵循着孩子的意见,她想学啥我就给她搜索啥,然后筛选专业、排名,看学校档次,看城市发展,然后再根据选科确定一些专业。
就这样一路看一路筛,直到报志愿的头一天晚上,才将一个表格基本整理完毕。女儿也在第一天填完了志愿,等到她填完以后,又觉得有些是可以改动一下的,有的更是报的次序不对,这样在报志愿的第二天又敲定了最终的排序,在最后一天做了一下微调整。
今天中午,女儿把志愿更改完毕,让我审阅了一遍后提交保存了,意味着这整个填报的过程就结束了。我也终于大舒了一口气。
到下午还是有点不放心,又进入网站查看了一下所报的志愿,确定它好好的存在,于是就放心了。
结束了一段时光,节省了几千块钱。想当初老公非要找填报机构,我有信心能找到一些适合女儿的,所以坚持没找志愿机构,我觉得与其让别人规划,不如自己规划。再说孩子的未来是她自己的,你选的未必是她喜欢的。
最了解孩子的还应该是家长。人家的机构对应的是无数的孩子,他们也都是给出模板,让你自己选择,与其把这些钱花在没用的地方,哪如自己好好钻研一下?
凭着咱还不算笨的头脑,给孩子也报完了。还有一个小时,系统就关闭了。我的那颗一天天为了志愿四处搜罗的心也该关闭了,这边现在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就行了,一切交给命运和时间吧!接下来再填充新的东西,还有好多事需要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