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习得的特性与课程创新

知识习得的特性与课程创新

作者: 求真尚贤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15:20 被阅读0次

河北邯郸四中    张建新

读课程的逻辑第六章《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认识到知识习得的特性为我们课程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知识习得的特性包括:第一,强调知识的经验基础;第二,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第三,强调知识的协调本质。知识习得的特性为我们的课程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强调了知识习得的三层含义:知识习得是学习者的经验的实用化,不是记忆事实;知识习得不是被动灌输,而是主动建构的;知识习得是学习者与他人互动与磋商而形成共识。

比较传统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的差异,传统教学的三个原理是跟建构主义背道而驰的:

第一,认为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汲取知识,所以,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灌输。然而,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现成知识给学生。因为,教师与学生的经验毕竟不同,教师的认知不等于学生的认知。

第二,传统教学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如书本知识是绝对不变的真理,所以,学习的目的在于熟记这些真理。然而,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真理,而是建构于个人头脑之中的主观经验。

第三,传统教学认为知识的意义客观地存在与书本文字与教师语言之中,学生只消安静聆听以便接受教师灌输的现成知识。然而,文字与语言本身不过是“有形无质”的无意义符号,其意义是说的人或听的人所赋予的。知识是经由学习者与他人磋商互动的社会建构。

学习即智慧地对话。学习的实践是复杂地对话实践。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白”,而应当是“智慧地对话”。“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地教育。”在对话中,我们不是相互对抗,而是共同合作。

相关文章

  • 知识习得的特性与课程创新

    河北邯郸四中 张建新 读课程的逻辑第六章《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认识到知识习得的特性为我们课程创新提供了理论...

  • 2018-03-10

    读书笔记之六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在本章节中,作者借对王策三先生的文章的批评,阐述自己的对于知识与知识的习得,...

  • 摘记4.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当前我国课程创新存在一股“轻视知识”教育思潮。 形式训练说:教育的目标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形式性的训...

  • 实验│非构思20年:言思美文-课题的创新程度

    非构思语文实验课题的创新程度,可以分两个方面:学术的创新与实验的创新。其中,实验创新又分为课程技术的创新和课程特性...

  • 《课程的逻辑》(钟启泉 著)( 摘录六)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一、“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 学习——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即知识是...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六

    本章重点阐述了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从历史发展来看,对知识习得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即行为主义、认知主...

  • 课程的逻辑(摘记六)

    6、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一、“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学习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即知识是由学习...

  • 知识习得

    知识其实是可以通过学习最终习得,而习得才是我们坚持学习最核心的要素。 如果一个学汉语言文学,一个大学刚刚毕业,没有...

  • 《课程逻辑》读书笔记6

    第六章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一、“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从历史发展看,国际心...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五 ----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五 ----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概念重建。知识是人格的重要构成要素,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习得的特性与课程创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ba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