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一见钟情的包,一直卧在收藏夹中
专为我人人称道的“巧”娘而做
虽如今行动受限,也愿娘能在家享受时时背着的那份惬意
【2020- -N o 19】
完成尺寸:22cm(下-最宽)19cm(上-最窄)×2cm(侧肋)
特殊工具: 切割垫板、轮刀、热消笔、翻带器、贴缝针、夏威夷小尺;
布料:国产先染布(外袋)、日产先染布(图案部分)、国产平纹布(里袋)
辅料:2.5cm织带1米、超薄铺棉、2.1圆片2枚、2.4圆片4枚、8mm蘑菇钉2枚、皮片包头1枚、ykk25cm金属拉链1条、2.5cm、1cmD环各1枚、冷冻纸、0.3硅胶嵌绳65cm×2
工时记录:2020年1月16日——2月10日
2020年1月16日 周四 -2°~ -10° 208 重度
特意为老娘亲改版的一款斜背包,只为老娘好显摆——
原版为经典的两片三袋式设计
包体组合偏重平面,类似布施袋,内容量缺失
改版:加小量侧肋底3侧2,抹圆角后需要拉链盖儿——增加内容量
2020年1月20日 周一 大寒 3°~ -14° 82 良
《庆余年》——边听边做,边看边聊
完成袋身的贴缝,简单机械般的重复
暖阳里,
放下舒展悠然袅烟的武夷红茶,回望灿烂的水仙
取来相机,按下快门……
轻嗅素淡人生散发的淡淡馨香
剪1米的织带,慢悠悠地做着背带
有一个栖息的港湾,有一份安宁可享
2020年1月23日 周四 1°~ -15° 118 轻度
隆冬的大西北,此时晴天
阳光明媚的柔光里,愈加强烈的期盼与久久的羁绊
去机场接儿子,一起回婆家过年
过年过的是仪式感:
一招一式,一环一卬,沉淀了几千年,周而复始
家里4个大夫,知道“封城”将意味着什么……
看法一致,取消了公婆80寿辰的庆宴
在家里,心暖情长
2020年1月28日 周二 3°~ -12° 221 重度
疫情如同阴郁的乌云,带来的是沉闷和压抑
尽管石嘴山市是“零病例”,我们还是无法忽略它
这时候,不添乱,一定会平安
家里有口罩,属运动型的,不防疫
爷们儿到外面转了几圈,实在是买不到
晚上打了版,裁剪了布料,明天准备做两个
2020年2月3日 周一 2°~ -16° 62 良
喜欢这种简易隐秘式的插袋设计
因不上拉链,故不影响图案的整体视觉反应
封口处做个“虫止结”,美且防撕扯
昨晚
和爷们观影《老师 · 好》
于谦饰演苗宛秋
如鼓声,叩击——
如流韵,甜润——
自我陶醉在声声“苗老师”中……
耳根子清净两年多了
对爷们说:如果再喊“苗老师”我必须答应啦!
因为那些条件反射般的应答都梗到我嗓子眼啦
“苗老师,……” ——嗯?
“苗老师,……” ——什么事?
“苗老师,……” ——听明白了吗?
终于,又过了把瘾……今晚,看《调音师》
2020年2月5日 周三 6°~ -14° 84 良
因为没有奢求,所以天地很宽
因为心境淡泊,所以时光很暖
在家不出门,对我的生活影响不大
因为让随便出门的时候,我大多时候也是宅着
听从内心,随遇而安
打开《滴答清单》,画好纸型,裁剪布料,按部就班完成了两个插袋
背带,相比预设有距离
建议布友贴缝前袋身图案时,镜像取图
手作间隙,刷微博,看新闻——太沉重了
哎,深呼吸……收拾不安的心情,开启下一个番茄钟
是真的
抚着布,扯着线、穿过针……于是好多事儿就放下了……
告诉身处城中的布友:放轻松,尽量保持自心安稳与冷静
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
各安天涯!
2020年2月8日 周六 6°~ -11° 118 轻度
【 今日 · 元宵节 】
---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
又是一个周末早晨:晨跑6km,没有车,也没有人
静的很,仿佛喧闹繁华就像是前世的事
听新闻,吃早餐:豆浆+馒头,以往都是油条
沐浴时,手作间开窗通风
等爷们儿买回芹菜,我已喂好了肉馅——依旧是54个饺子,记不得是多少年形成的习惯啦
午后,煮了一杯卡布奇诺,一杯拿铁,
就着明媚的阳光,听《庆余年》专辑
从2:25开始今天的手作
即使重复——铺棉,三层疏缝后压线
任然重视——每一道车线,每一个折角
贴缝里布时,意外营造出个温暖的小角落,D环挂链——固定钥匙包
最后仔细的熨烫、整型后再组合
愿娘,能从中感受到我的细腻而呈欢愉的心境
愿岁岁、春光不老
期待出去肆意享受暖阳的时刻,静待花开时
tips:
1 袋口布:23cm×6.5cm(前)23cm×4cm(后)
2 背带有问题镜像裁剪图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