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饮清风明月,话半世家常。花间一壶酒
这是我今年在农村时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当这幅画面印入眼帘时,“花间一壶酒”这五个字也随之从脑海中蹦出,这并不像李白《月下独酌》中所表达的形单影只,情绪跌宕起伏,由扬到抑,由冷清到热闹再到最后沉浸在自己完美的幻想中。在这里,我只看到了平静,宛若波光粼粼的水面泛着点点星光,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当真岁月静好。
阴天的下午,没有雨的天空显得有些闷热,已经是九月份的天气,却还要穿着单衣,点点微风懒洋洋的吹着,那粉嫩嫩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簇簇,一团团挂满了枝头,纤细孱弱的腰肢就快要禁不住了,远处望去,满眼的粉色,生机勃勃,隔着屏幕都嗅得到花香。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门口的花海下拉家常。庄稼人面相老,我时常分不清他们究竟有多大年纪,有时候你看着六十几岁的人,或许才五十出头,或许已经是古稀老者了,他们通常都拥有健硕的体格,黝黑、光泽的肌肤。常年的日晒及体力劳动逐渐演变成深深的纹路刻画在皮肤上,就像古老的树木,身披干瘪皲裂的树皮,却散发着幽甜迷人的树香,那是庄稼人承载半世风霜的表露,也是荣誉的勋章。而我们眼中那些难得的山山水水,鸟语花香,如诗般珍贵的岁月,在他们心头不过是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我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太过专注自己的演讲并没有注意到有外人走过,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但心里好像读懂了他们要说的话:
“唉,又一个月没有下雨了,园里的果树可受得了?地里的芋头都干干死了。”
“是啊,花生长得也不好,刨出来的花生都没长成,可咋榨油啊。”
“娃昨天来电话了,说城里也没下雨,附近这几个村子都没下,果园里的果树都得自己浇水,一天两遍,可不敢耽误了。”
“哦,那娃在城里打工咋样啊?”
“好着哩,到年底就能把去年盖房拉的帐还清了,等回来再添置点家具就能住了,宽敞着呢。”
“那敢情好,儿媳妇回来了吗”
“没回,嘿嘿,儿媳妇怀了,儿子没在家,在这不方便,回娘家了,你家那个咋样了”
“姑娘这个娃刚满月,这两天回来住,乖着呢”
“大儿子还得几年回来啊”
“快了,明年年底吧,那时候合同就到期了,该从日本回来了,回来了就不去了,到城里再打个工吧,日本太远啦”
“附近这几个村子的年轻小伙都出去打工了,有点钱的还都出国了,山上的地都没人种了”
“可不嘛,剩下点自留地种完也就自己吃了,花生榨油,小麦磨面粉,有钱也买不着,哈哈”
“我前两天去镇子上赶集,猪肝又涨价了,十块钱一斤”
“呦!那前进村那老小子这回可赚大了”
“那可是,他可真有脑子,养了八十头猪啊,这得多钱,去年得赚十来万吧”
“得有了,但听说都还账了,买饲料、修猪舍都花了不少钱,主要前几年太穷了,干点啥都得借钱”
“慢慢还吧,我听说他又说了个媳妇”
“可是,镇上的,人长得怪好的,就脑子看着不大灵光”
“呦,还啥都是他的啦,哈哈哈”
“老四,去把那苞米端过来,赶紧搓搓完事了”
“等会啊,我上个茅房”
“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
“你还说人家,吃人碗里的还得拉人碗里”
“哈哈哈哈哈……”
树上的鸟儿还在重复单调的歌曲,树下老人的聊天内容却换了一拨又一拨,聊到动情处还需手舞足蹈才算完美。身下的板凳早已坐热,却意犹未尽的迟迟不肯散场。我很喜欢这样的画面,有故事,有感情,有想象,让人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喜欢这样简单、干净、纯粹的生活,饿了,来一口自家面粉蒸成的馍,渴了,饮一瓢山间的清泉,闲暇时,拉上三五好友在小院中拉拉家常,看春去春又来,宁静致远。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山中寻找这份宁静,这份自在,仓央嘉措曾在诗中写道:“勘破、放下、自在”,我觉得这里的人没有这么深刻的思考,反而更自在了,心自清明身自轻,不多劳神多费身,然后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一口气走几十里山路不费劲,可惜现在家家都有电动车,一口气骑几十公里更不费劲了。
这次我从他们门口走过,没有人发现我的足迹,下次换你从我门口走过时,我定邀你举杯共饮,饮清风明月,嗅万般花香,而后轻轻的对你说,咱俩拉拉家常,可好?
静静等你经过~备注:
这个礼拜真是超级忙,但是忙起来的日子过得简单,简单的日子睡的超香,睡的香的日子有精神头,有精神头的日子开心,开心的日子就年轻啊~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