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午饭后从上大出发前去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去书展,参加敬一丹老师的新书分享会《那年 那信》,进入等候的队伍,衣服汗湿了黏在身上,阳光热烈的拥抱着每一个人,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大家陆续进场,我有幸坐在第一排,见着敬一丹老师身穿黑色过膝长裙,端庄、落落大方从荧幕后走上舞台。
封面“2016年我给大家带来《我,末代工农兵学员》,2017年又带来了《我遇到你》,那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那年 那信》。” 开场白,开门见山。 一个理科生,听到更多的是逻辑,敬老师的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写这本书的初衷与书信的内容。
给我印象深刻的两个场景:一是在1968年11月25日“我的13岁就是这样,那一年,那一天我一下子长大。” “1968年11月25日,是我上中学报道的日子”这一天天气阴沉,到学校却又因为“红卫兵”武斗中砸烂了桌椅门窗,推迟一周开学。回到家,一进屋,一片狼藉,抄家?搜查?妈妈的事?爸爸的事?于是她便开始写信,写给北安的姑妈、呼兰的爸爸、密山的姐姐、福州的大姑、北京的三叔、鹤岗的三姨、齐齐哈尔的老姨,都是问一句:今天家里被搜查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印在封面上的那副图画,一个13岁的小姑娘, 爸爸妈妈姐姐都不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搜查,惊慌和不安。 在书中她这样写道“在那动荡的日子里,我匆匆地和童年、少年告别。那一天给我的生命注入了从没有过的东西。我再没了纯粹的快乐和轻松,我失去了成长中的安全感,我总免不了为明天担忧,在各种感觉里更容易感受沉重和痛苦。” 在各种感觉里更容易感受沉重和痛苦,这句话就像一根针一下子扎进了我心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成长背景,却产生了共鸣,于我这是特别的。再一个场景就是敬一丹13岁给年幼的弟弟们缝补衣裳,一不小心右手食指被缝纫机的针头扎通,妈妈过来的时候没有一把把她抱过来心疼她,而是叫来两个弟弟 “你们俩,记住,你二姐给你们补衣服,手指都扎穿了。她也不是大人,她才比大弟大3岁,她替妈妈爸爸照顾你们,你们长大要是不对你二姐好,你们就丧良心了!”
给读者的信2018年8月20日,午后我花了一下午端坐在休息室里认真阅读了《那年 那信》。编写采取信中信的方式,所谓“信中信”就是一第一人称给小辈们写信讲述老辈儿们的过往信件,这个方式还是新意的,给读者亲近的感觉,书中还有场景再现的漫画,增添了一些趣味。 值得一看的理由是,整本书读下来,感动在于敬一丹父母相互扶持,相亲相爱的一生对子辈儿,孙辈儿的正面教育和爱的鼓励。 即使是不同的时代,也仍具有借鉴的价值。
合上书本须臾,回想起来考研,读研这两年几乎没有静下心来读一读书,(我指的不是《环境化学》、《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等)遇到一本好书这种感觉很妙,跟着读者贯穿历史,再经历一遍她见过的,听过的,触摸过的,领略到的,你也似乎是跟着成长了。
最后再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见自己的师傅每天都在念梵文,他就问师傅“你念这些梵文有什么用啊?”师傅不语,指着门口的竹篮,吩咐小和尚去湖边取一篮水回来,小和尚拿着竹篮去打水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水空了,如此往返三次,他对师傅哭诉起来,师傅安慰道,你看水没有取回来,竹篮倒是恍然一新,小和尚焕然大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