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习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小船,想要到达一个目的地,那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目的地,发动机,导航仪。
对应到我们的学习上就是目标,动力和策略。
前面我们讲到了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那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学习的动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在学习过程中总能保持动力十足,即使偶尔会遇到一些挫折,也会及时调整过来,但另外一些人遇到挫折就会动力不足,无法前进。
就像在海上航行的小船,难免会遇到暴风雨、雷电。有的小船,动力十足继续前进,而有的小船,动力不足就停止不前了。
那这两种小船,它的动力的区别到底在哪呢?
一、动力不足,思维模式惹的祸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过成长性思维和僵固型思维,这很好地解释了两种小船动力的区别。
“成长型思维”:即相信智力可以提高,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相信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努力的结果,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成长”达到一种更佳的状态。
“僵固型思维”:即相信智商生来注定,才华一成不变,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自身的水平,但是无法超越。有这种心态的人相信自己出生时就已定型,能力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培养或者开发。
比如我以前就觉得口才是天生的,像我这样内向的人,是没办法在公开场合上演讲的(僵固型思维)。
可是,当我经过了一年多的刻意练习之后,我可以坦然地站在台前,与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可以淡定地在直播间点评大家的演讲。一个内向者也可以成为一名演说教练,并且可以做得越来越好(成长型思维)。
不仅如此,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对于能力,专注,努力,失败,挑战,自我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二、 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自我对话
当我们知道了成长型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有动力,接下来就是行动了。
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一个方式就是自我对话。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动力不足时,可以拿出上面这张图,来进行自我对话。
比如,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口才不好是天生的。
转换思维之后,我对自己说:能力不是天生的,天赋有时候反而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和压力,不管我目前的能力怎么样,但总有办法来提升,我要做的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找到有效的训练方法。
果然,经过努力寻找,主动出击,我找到了专注于“刻意练习”的说话改变世界社群,开启了改变之旅。
同样的,关于专注,努力,失败,挑战,自我,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改变我们的思维。当然,要把成长型思维内化成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需要持续地去练习。
三、升级发动机——内外在动机
除了改变我们的成长型思维,同时我们还要升级小船的发动机,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大风大浪。
内在动机——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这种活动能使个体获得满足, 也是对个体的一种奖励和报酬。也就是说无需外力的推动,就可以自动自发地去完成。
内在动机有三个内驱力: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完成活动之后的乐趣,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挑战。
比如对于我们社群的伙伴来练口才,有哪些内部动机呢?
1.我对口才表达这一块感兴趣。
2.当我在发表演讲的时候,我觉得很享受。
3.我想成为一个,享受地说出对他人有影响力的话的人。
外在动机——指个体参加活动不是由兴趣所产生的,而是由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产生的。
比如,父母说你这一次期末考试能够考到前三名,就给你奖励一部最新款的手机。
又比如,我们有很多的21天打卡活动,通过交押金的方式,让大家在21天内能够完成打卡。但一旦停止这个活动,就很少会继续打卡了。
这都是外在动机,不能持续地激励我们行动。
但我们也要知道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于我们的行为。合理利用能够为我们所用,让我们的小船发动机更加强大。
比如,我想要健身,因为我要成为一个身材苗条,自信有魅力的人(内在动机)。于是,我就在keep上,参加了21天运动养成计划,只要我能持续运动21天,就可以得到优惠券和会员卡(外在动机)。在这样双重动机的刺激下,我果然完成了21天运动,并且一直在持续地运动。
总结一下,当我们学习动力不足的时候,我们使用自我对话的方式,强化成长型思维。并且树立自己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让我们小船的发动机,更加动力十足。
你的每一个赞,我都理解为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