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终极的真相是什么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的分享,一心三藏。自在人生的第二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堂课。
我们这几天呢在弟子班里一直谈论这样的话题,也就是一心三藏,一直在跟大家强调它的重要性,
那今天呢在跟大家讲一下,一堂课呢讲不完,能讲多少是多少,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吃透一心三藏,你只靠自在人生这一堂课一心三藏是远远不够的,
自在人生是21堂课,一心三藏是其中一堂课,这堂课时长是一小时,但是跟大家说清楚,你如果想靠着这一堂课这一小时就把一心三藏吃透这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才跟大家去解读金刚经,去解读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也就是金刚经也好,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也好,是跟大家详细去讲一心三藏,大家理解吗?
说实话这个没办法,这个总不能把自在人生的一心三藏变成100多个课时吧,因为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讲了100多个小时,讲金刚经呢估计也得这么多小时,
这么多时长就是为了说明一心三藏,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说你还是不明白什么是一心三藏,建议你去听我之前解读的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以及现在正在解读的金刚经,
为什么?因为一心三藏太重要了。所有在弟子班的家人这几天都感觉到了,就是在这反复强调一心三藏,很重要,极其重要,
它是你自在人生的基石,如果缺了它,自在人生恐怕就很难实现了,
我们今天呢从佛法的角度来跟大家讲一心三藏,因为本来一心三藏就是佛学的名词,但它表述的是真相,而且是全世界表述真相最彻底的,讲的最清晰的,
就是你再找不出一个词,它像一心三藏这样能把这个真相表述的这么清晰了,
那先来看一下为什么你一定要了解一心三藏?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五祖弘忍
来看这段五祖弘忍的话,他是传法给六祖慧能的,他是六祖慧能的老师,他呢能够慧眼识英雄,他能够发现六祖,那他一定是个悟道的,否则他怎么可能把衣钵传给六祖慧能呢?你看五祖弘忍有这段很经典的话。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换句话说,如果你不了解一心三藏,因为本心就是一心三藏,就是你的真心本来面目,
不识本心,就是不能认识那个终极的真相,不能认识你自己到底是谁,那学法无益,八万四千法门无任何意义,理解了吧,
或者换成我们自在人生这样的说法,你不了解一心三藏,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无益,明白了吗?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就是学法了,但本心呢是一心三藏。这是跟大家强调一下一心三藏的重要性,我们再看一段话。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华严经》
来看华严经的这段话,线下分享会会讲这段话,你看这段话说的多恐怖,
忘失菩提心。什么是菩提?菩提就是觉,就是觉悟呀,还记得说的菩萨吗?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梵语,菩提是什么?菩提是觉悟。萨埵是有情。
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也就是开悟的人,觉醒的人,所以菩萨是什么?菩提萨埵的简称,就是开悟的人,
那忘失菩提心呢?就是没有开悟嘛,也就是说你没有明心,就是你还处于无明当中,
那这个时候,你修诸善法,善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在修善法,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也是善法,是名魔业。也就是说你行的不是菩萨道。
如果说你没有明白一心三藏,一心三藏就是菩提心,善法就是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最终你发现你是行魔业,什么意思?你成不了佛,也就是说你无法究竟涅槃,你无法让自己彻底解脱自在人生,
这就是昨天在弟子班里跟大家分享的,我说你呀,如果只做格物致知,只做知行合一,会不会有结果呢?会呀,也会让你自己得一些人天福报,但是呢它不能让你自在人生,
自在人生必须具备菩提心,所以我今天通过这两段话,跟大家再强调一下一心三藏的重要性,
那现在跟大家说一下什么是一心三藏?一心三藏就是一个心,一个本体,但是呢它好像具备三个特性,这叫一心三藏,
这个心具备哪三个呢?这个心就叫本体呀,这个心就是那个终极的真相,
我们现在跟大家讲的一心三藏,就是告诉你那个终极的真相,终极的自由,终极的真理
如果你还不明白这个,如果你还认为一心三藏跟佛是什么关系。一心三藏和上帝是什么关系?一心三藏和能量是什么关系?一心三藏和真我是什么关系?一心三藏和什么什么是什么关系?
那你就是还没明白一心三藏,那你就是忘失菩提心,那就是你不识本心,那就是你在修诸善法,你在学法,
一心三藏就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三藏,第一空,第二不空,第三空不空,这叫三藏。但三藏是一心,一心是三藏,
三藏是一,理解吧。只是方便说,把它说成三。事实上是一,一就是三,不分别的,
但是你总得去描述它吧,一描述它,我们古圣先贤就创造了那个词,特别好,就是一心三藏,
这也是只在中文里有的,你在别的地方都找不着,你在其他修行的地方估计都找不着这样的词,所以一心三藏表述的特别好,
那空如来藏是什么意思?空如来藏,无形无相。一说空,没有啊,
就好像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重量,不可表述这样的一个,你可表述的都不空,你只要能说出的都不空,
你说空,空就不空,这个能理解吗?你说空不就是空嘛,当你在说空的时候,这个空就已经是不空了,
也就是你的每个念都是不空的,这个能理解吧,也就是你的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不空的,这个能不能理解?
这个如果不能理解,我建议你真的去听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还有金刚经,
所以我们说这个空,它不可描述,这就是我们讲的那个言语道断,心性触灭,动念即拐,张口即错,
动念即拐,这个拐也是错呀,就是一动念它就不空了,一张口它就不空了,言语道断,一说话它就不空了,
但是在你没有张口之前,你说我,在你没说我之前,这个我在不在,这个我不在的话,你怎么说的出来,
在你说太阳,这个太阳在不在?在你没说太阳之前,这个太阳没有的这两个词的话,你怎么说的出来?
所以它是一切都已存在,只是没有显现。一切都已存在,只是没有给你显化出来,
所以空如来藏,无形无相,无声无色,不香不臭,不好不坏。反正你看不着摸不着,你也想不到它是什么,
你能想到的都是不空,可以理解吗?这是空如来藏,但它是这个本体呀,它是一心三藏中的其中一藏,
第二是不空如来藏。什么呢?有形有相,有生有灭,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有对有错,二元对立。
不空如来藏,你看我,心想生这个肉体是不是存在?能不能摸到?它不空呀,
这个所谓的房间是不是不空呀,太阳日月星辰是不是不空呀,有形有相,有声有色,生老病死,次第轮转,
你看你一天天在衰老,你看白天黑夜昼夜在交替,这就是不空,你能说它没有吗?你说它是梦,可这个梦好真实呀,
你就是在一天天在衰老呀,这个白天黑夜就是在交替呀,它不空吧,
所以它又是不空的,三千大千世界,牛鬼蛇神,猪狗牛羊,花草树木,你看好像都是很实际的存在,这也是它呀,这就是一心三藏的另一部分不空如来藏,
有的家人可能就联系不起来,说它空和不空怎么能是一个呢?
它既然空了,它就不能不空。它既然不空,它就不能空,这就是断灭见,这就是边见。
所以它即空即不空,即有即无,即色即空,
这就是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所以心经里讲的这个就是一心三藏呀,色空不二,色空是一个,色就是空,
色就是不空如来藏啊,空就是空如来藏啊,所以它是一个,
所以这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即空又不空,即不空又空,
这个地方只能讲这么多,没法展开讲了,展开就是一个系列课程了,什么呢?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
什么叫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开悟就是菩提心了,开悟了之后,这个开悟的人他是如何看这个世界的?
这就是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所以这是花了100多个课时跟大家去讲的一心三藏,
所以自在人生的这一堂一心三藏,也只能点到为止,
所以告诉大家,圣人之学给你开的每一门课不是随随便便去开的,如果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解读如果不重要的话,我不会解读,
所以当时解读的时候有的家人还不理解,说为什么一定要解读这本书呢?为了解读而解读吗?为了开一门课而开一门课吗?没那个必要,
是因为它是在讲一心三藏。包括现在金刚经,为什么要解读呢?因为它是要给你讲一心三藏,
印广法师已经干了,他已经解读法华经楞严经了,你也可以去听印广法师讲楞严经法华经,去理解一心三藏,
如果有一天我讲楞严经法华经呢?那是因为它有必要讲的,因为那个是一心三藏。
那一心三藏是什么?就是一个字 觉。
其实楞严经里告诉你的也是觉。凡夫是什么?背觉合尘。觉是什么?佛,觉就是一心三藏。
什么是佛道?什么是凡夫道?背觉合尘,违背佛行,尽用凡情做事,那就是凡夫道。
背尘合觉。合乎佛行,远离凡情、做清净业,那就是佛道。
背觉合尘,就离开了一心三藏,它就和这个物质世界认同了,和这个空认同了。
背觉合尘。他认同他这个物质身体了,就是他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就是合尘。
那背觉呢,他不明白那个本体就是觉。这个本体就是觉呀。
我们简单说一下觉,我们在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就是一直在讲一个字,我是觉。而这个觉就是一心三藏。
那你说觉怎么会是一心三藏呢?一个觉,它三个特性,第一 觉是空如来藏,觉是空的,
你能告诉我觉是什么样子?你告诉我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重量?
你表述不出来吧,无形无相,无声无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看空如来藏,
但觉又不空,觉为什么不空呢?意之所在谓之物。觉的终端都是不空的,
哪一个人觉的终端是空的呢?你说你觉到了天花板,天花板是不是觉的终端?你说你觉到了电视,电视是不是觉的终端?你说你觉到了一个念,这个念是不是觉的终端?
你觉到什么啦?你说我觉到了现在我出境界了,这个境界是不是觉的终端?你说我觉到自己出体了,这个出体是不是觉的终端?你说我觉到了神通,这个神通是不是觉的终端?
它的终端都是不空的,意之所在谓之物。
觉是空的,空如来藏,无形无相,无声无色。觉又是不空的,不空的就是觉的终端有形有相,有声有色,
所以觉 又空又不空。你摸不到觉,但你能摸到觉的对象。你听不到觉,但你能听到觉的对象。所以它又是不空的,
所以觉 即空又不空。它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这是关于一心三藏先跟大家讲这么多。这个好像很晦涩,好像也很难懂,但这没办法,
这个就是凡夫和佛菩萨的区别,凡夫是背觉合尘,菩萨是背尘合觉。
而这个也是圣人之学和其他学说的根本区别,这个也就是般若智慧和其他智慧的根本区别,这就是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那其他的都不是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
这就是了义经,究竟法,这是让你自在人生远离颠倒梦想的根本,这叫悟后起修。
佛法里讲的悟后起修,你悟到了吗?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它叫起修,它是去你的烦恼习气,去你的贪嗔痴慢疑,
但悟是什么?一心三藏。悟后起修呀,不是修后才悟呀,佛法从来没说过修后才悟,而是悟后你就可以修了,
悟后修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悟是明心,修是见性。见什么性?见自性。
你悟到了,这叫顿悟。可以的,顿悟,
可是修呢,你的烦恼习气是不能靠顿悟的,你的情绪,你的人欲,你的贪嗔痴慢疑,需要一点点的去除,这个需要功课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我想起来一个佛法里讲三惑。你看我们现在讲一心三藏,对应的还有个一心三惑,哪个惑呢?迷惑的惑。
你如果一心三惑,你就无法一心三藏。一心三惑是什么?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其实这三惑是一惑,都是无明,这三惑是一惑,贪嗔痴慢疑的愚痴。愚痴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没有菩提心,就是没有觉醒,没有开悟,理解吗?
简单说一下一心三惑。第一见思惑,见思惑分两惑,见惑和思惑。
见惑就是你的认知有障碍,就是没有明心,就是你不明白一心三藏,你不识你的自心,你不识你的菩提心,这就是见惑。
见惑分5个,分的很详细呀。第一身见,就是我相,执着于自己的身体是真的。
第二边见,边见就是两端,他不执空他就执色,他不执断他就执藏,他不执真他就执幻,就是二元对立了,
第三见取见,什么呢?他执着于自己的认知是对的,
我们很多人很固执呀,他认为就自己的认知是对的,他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的,就是有上帝,就是有极乐世界,就是需要加持,或者信某种主义,这就是见取见,执着于自己的认知是对的,
第四是邪见,邪见就多了,就是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只要不是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都是邪见呢,
你只要不是一心三藏,你不是自心,你都是邪见,
你说我应该怎么样才能获取财富,我应该怎么样才能获取健康,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
只要不是真相,只要不是一心三藏,都是邪见,
第五戒见取见,这是五个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见取见。
戒见取见是什么意思?他固执的认为他那个修行法门是对的,
就像有的人他固执的要磕头,他每天要磕500个头在修行过程中,
戒见取见主要指的就是修行,他固执的认为每天诵经就能解脱,他固执的认为每天念阿弥陀佛就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那你在修行过程中你有这样的5个见惑吗?见惑除的是什么?除的是你的认知,是让你开悟
那思惑是什么?情绪。思惑是贪嗔痴慢疑。
你必须把见思惑都去掉,格物致知只能去你的思惑,也就是你的贪嗔痴慢疑,
那5个见惑呢,格物致知是无法去掉见惑的,格物致知对于见惑是无能为力的,这个只有靠菩提心,只有靠一心三藏才能把你的见惑给去掉,
所以这叫见思惑,这叫一心三惑其中的一惑见思惑,见思惑都去掉了,你才是罗汉。
第二是尘沙惑。见思惑是执有,尘沙惑是执空。执空执有都是不对的,
最后一个是无明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那个无明,无无明惑你才能成佛,
说白了无明惑是一切惑的根本。因为无明,所以才会有见思惑,才会有尘沙惑,一心三惑都是因为无明才带来的,
但一旦你无无明了,一旦你明心了,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都没了,这时候一心三惑就变成了一心三藏,这时候就不一样了。
那再通过一段经文来跟大家说一下一心三藏吧,我估计很多人很期待,心想生你讲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一心三藏,
我这一堂课能给你讲明白我也很不得了,我觉得我已经竭尽所能了,以前好多课一心三藏,每一堂都在讲,我不知道你悟到了多少?
也就是通过一小时来讲一心三藏,我已经力所能及了,能讲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
所以真的建议你,如果一心三藏没搞懂,什么人搞懂一心三藏了呢?
我告诉大家,通常是这样的人,他从一开始就跟着心想生听课,心想生每开一课他都听,他一堂一堂的自在人生,一期一期的自在人生都在听,我解读的每一本书都在听,从你值得,到开悟者,到了凡四训,到现在的金刚经,这种人通常可能更容易明白一心三藏,因为他更系统更完整呀,
但你是半吊子,想起来了就听一下,这个课感兴趣来听一下,那个用自己想法说不重要不听了,那通常理解起来一心三藏就会费点劲。
那我们再通过楞严经关于一心三藏的原文,在跟大家说一下一心三藏。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开悟就是要明白一心三藏呀,楞严经教你开悟呀,所以来看楞严经关于一心三藏它的一个表述。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楞严经》
来看楞严经里这一段关于一心三藏的表述,这段话很长呀,简单过一遍吧,
它第一段讲空,讲无,空如来藏。第二段讲不空,讲色,讲有,不空如来藏。第三段讲空不空如来藏,即空即有。
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等等各种非吧,
非就是无,就不是呀。非就好像是空的意思,好像是无的意思,好像是不是的意思。
如来藏本妙圆心。如来藏它这个心是本体,它还是妙用,本体和妙用它是圆满的,所以本妙圆心,
如来藏就是一心三藏,就是这个本体,这个所谓的造物主,这个所谓的神,这个所谓的唯一的存在,这个所谓的唯一的真相真理,它是什么呢?本妙圆心。它是一颗圆满的心
这个心可不是心脏的心,这个心就像王阳明心学的心,是心学的心,可不是扑通扑通跳的心脏,同时也不是头脑啊,你也不要把它理解为智慧啊,
佛在经上讲有八难,有八种很难悟到的现象,八难其中一种就是世智辩聪,
世智辩聪是什么?就是人世间的智慧,因为人世间的这种聪明,人间的这种智慧,你很难悟道,
所以通常是在这个世界上,所谓大脑比较发达,所谓比较聪明,智商比较高的人,他通常很难悟道,
所以心想生不聪明呀,心想生智商也不高,心想生学习也一般,所以他反而悟道了,
但越是学习比较好,智力比较超群的人,这叫世智辩聪,他越难悟道,这叫八难中的一难,所以太聪明了不是好事,大智若愚呀,
所以这个心是一心三藏的心,心是本体,所以这个心不是心脏,也不是你的世智辩聪,也就是它不是你的聪明,也不是你的头脑,也不是你的智慧,
这个心它指的是造物主,指的是那个无以伦比的存在,它用了一个词来表述,就叫心来表述一个存在,就好像老子用道来表述是一个意思,
所以心学的心可不是智慧,可不是心脏,它指的是那个本体,所以无善无恶心之体,
本妙圆心,它是本体,还是妙用。它是圆满的。所以如来藏本妙圆心,圆满的本体妙用,合一的这个心,
本体就是空如来藏,妙用就是不空如来藏。本体无形无相,无声无色。妙用呢有形有相,有声有色,
本妙是圆满的,本体和妙用是圆满的,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是圆满的,就这么一个心
所以它第一段讲的是空如来藏,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舍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
它讲的什么都不是,它不是风,也不是火,它不是地,也不是水,它等于说一切都否了,什么都不是,那是什么?
就这个本体,它不是地,也不是风,也不是空,它也不是眼睛,它也不是眼耳鼻舍身意,你的眼耳鼻舍身意都不是它,
它也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色呀,你听到的一切都是声呀,
这个本体本妙圆心,它不是你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闻到尝到看到的这些东西,它不是呀,它非,那它是什么?等于它把心经给你又讲了一遍。
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眼耳鼻舍身意对应着眼识,耳识,意识,就是十八戒呀,没有十八戒呀,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它不是明,它也不是无明,它也不是明和无明尽。它本身没有所谓的明,就是所谓的开悟,也没有所谓的无明,也就是愚痴,也没有所谓的明和无明要把它灭掉,没有啊。
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老这种现象没有,死也没有,老死尽也没有,
心经里讲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里这么讲的,
苦集灭道没有啊,苦集灭道,人生八苦这是苦谛,道谛呢八正道,正语正言正思维,正定正念正精进,这都是修行的方法呀,没有啦,也没有求不得,也没有怨憎会,也没有生老病死这些人生的八苦,非呀,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
这是六度波罗蜜,没有啦,也就是布施 持戒 忍辱 禅定 精进 般若,没有啦,连般若智慧都无,
般若智慧都无呀,为什么般若智慧无?所谓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法上应舍,何况非法。
这个法指的是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就是般若大法都可以舍弃的,何况那些非般若大法的,何况那些邪魔外道呢,
因为这些都是明,这些都是叫做,其实没有一个,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圣人之学,所谓圣人之学,是名圣人之学,即非圣人之学,
你只要一讲出来,它都已经不是那个东西了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
怛闼阿竭就是如来。怛闼阿竭是梵语呀,就是如来。
就是没有如来,没有佛,没有释迦牟尼,没有燃灯古佛,没有上帝,没有真主阿拉,没有尸婆,没有奎师那,没有天堂地狱,
非阿罗诃,应供,阿罗汉。也没有罗汉。没有三耶三菩。没有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三耶三菩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非大涅槃。没有涅槃彼岸,没有你自己可以去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有涅槃这种事情,它都是一种相,不是真的。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佛法里讲的常乐我净,这是众生的颠倒认知,凡夫的颠倒认知,
那这些都没了,那是什么?直接给你非完了,非非非,你说有什么吧,
你说有太阳,非太阳。有月亮,非月亮。有疾病,非疾病。有财富,非财富。有我,非我。为什么呢?非眼耳鼻舍身意呀,
你说有一切的物质世界,没有,为什么呢?非色,非声香味触法,
你说我听到了歌曲,没有,为什么?非声。不是声音,没有声音,
剩下了什么?剩下的就是本妙圆心。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世出 出世间,世故 入世间。
世出是出世,世故是入世。出世入世都有了。出世入世那就是一切了,
俱非世出世故。这是什么?如来藏圆明心妙。这是如来藏的这个心本体的特性,这叫圆明心妙,它心本体的特性,
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它心的妙用,但心的本体是圆明的,是清净的,这是楞严经里讲的,
为什么叫开悟的楞严呢?为什么法华一会5000比丘当场离席呢?因为听不懂呀,听不懂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呀,听不懂一心三藏啊,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也叫开悟的法华,成佛的楞严,
那自在人生呢,现在讲到一心三藏,有多少人准备离席呢?多少人说我再也不听了?这个东西太烧脑了,
那就是说,你没有在一个佛两个佛,在无量千万佛所面前种过诸善根,所以你没有这个福德,你听不懂,
所以这个一切都空掉了,这就是空如来藏。就是非色声香味触法,连佛都空掉了,非如来,非阿罗汉,非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所以如果有人说我说法就是谤佛,这是佛陀说的,
你看一切都空掉了,这就是空如来藏,什么都非,什么都没有,但你真的理解吗?
你从字面理解上理解了,但你从心里真的接受了吗?这是个问题呀,
第二段它又开始即,即就是有,它说什么呢?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
就是有心有空,有这个地有这个水,有这个风有这个火,有眼耳鼻舍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
前面它刚跟你说完非,紧接着跟你说即,就刚跟你说完空有跟你说色,刚跟你说完无它紧接着又跟你说有,这就是不空如来藏,理解吗?
第一段话,讲的是空,离一切相,第二段话这个有,不空如来藏,讲的是即一切法。佛经里讲的,既要离一切相,又要即一切法。
离一切相就是空如来藏,即一切法就是不空如来藏。它让你离相,又让你即法。
即一切法就是即风即火,即地即水,
离相还要即法。这叫什么?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寂就是空,照就是不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但如果你断灭见,你就是寂而不照,或者照而不寂。
寂而不照,你空,你光执空了,你把不空给忘了。照而不寂呢,你不空,但你把空给忘了。
所以圆满的是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所以第二段给你讲不空,这是楞严经里的,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又都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有个太阳,就是有个月亮,就是有个我,就是有五蕴十八戒,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又有了无明,又有了开悟。本来说无明和开悟都是非的,现在又有了无明,又有了开悟。你说有没有?
很多人不就无明嘛,你能说你不无明吗?有的人不就开悟了吗?你能说他没开悟吗?他又有了,
这就叫二谛圆融呀,世俗谛和胜义谛呀,缺一个都不对。
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生老病死又都有了,刚开始说生老病死没有的,现在又都有了,
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苦集灭道又有了,
苦集灭道有了就是人生就有生老病死有了,就有求不得,就有怨憎会,就有爱别离。
道谛就有正念正语正思维,正定正精进,修行法门也有了。苦集灭道呀。
即智即得。又有智慧了,刚开始说无智慧,无智亦无得,现在又有智慧了,什么智慧?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又有得了,什么得?果位,罗汉,菩萨,佛。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又有了六度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又有了。刚开始无,现在又有了。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怛闼阿竭是什么?佛如来。又告诉你,又有了如来,又有了阿罗汉,又有了应供,又有了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又有了大涅槃,又有了常乐我净,
又不空了,前面给你讲空空空,后面给你讲不空不空不空。到底怎么回事?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它说又出世入世了,又把出世和入世当真了。
刚开始是非世出世故,现在是即世出世故。
它用了个词不一样,前面是圆明心妙,现在是如来藏妙明心元。
一个是如来藏的圆明心妙,一个是如来藏的妙明心元。一个讲的是如来藏的本体,一个讲的是如来藏的妙用,
妙用都不空,妙用都有,恒沙妙用呀,如来藏的恒沙妙用,随缘显现呀,随众生心,现所知量。
恒沙妙用就是能生万法呀,就是圆明心妙,或者妙明心元,这就是即空即有呀,
这是楞严经里讲的,第一段话是空,离一切相,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第二段话即一切法。在红尘当中,这些东西你还是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还是要悟后起修,你还是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它是这样的。
所以它最后总结的是,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离就是离一切相,是就是即一切法。即就是色,非就是空。
离即离非。既不执色也不执空,这就是顿忘人法解真空,金刚赞里面说的,离即离非呀
离即就是离有离色,离非就是离无离空,所以既不执色也不执空,中观,中道。
也就是既不执空如来藏,也不执不空如来藏。凡夫是执不空如来藏,一些修行人是执空如来藏。佛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心三藏。你不能执空,也不能执色。凡夫都执不空,凡夫都认为身体是真的,世界是真的,地球是真的,人是真的,这都是凡夫
一些所谓修行人说,这是假的,都是没有的,你没有,我没有,什么都没有,生没有,死没有,他又把不空给否了,这叫执空,但执空的危害更大,所以宁可执空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
那菩萨是什么呢?既不执空也不执色,
所以离即离非。这叫离一切相。但同时呢是即非即。
就是我既即一切相,又没有即一切相,就是既不执空也不执色,
所以概括为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一心三藏呀,楞严经里一心三藏的表述。
我们一直跟大家讲一心三藏,现在呢就用经文跟大家讲一下。
我不知道大家能接收多少,因为这个呢它只是个框架,我以前跟大家比喻过,但有的家人不当回事,怎么呢?
自在人生的课程,这21节课,他像一个骨架就像一个人。
一个人如果完整的话,他必须有骨架有血肉,那自在人生的21节课相当于一个骨架,就是你有了骨头,但是它是骨头啊,他还不能活起来,他没有血肉。
血肉是什么?血肉是现在比如说讲的金刚经,或者之前讲的了凡4训,或者再之前的开悟者,或者再之前的你值得,
他是在这个骨架上给你安上血肉啊,你这个人就活了,
但我们很多人就以为听自在人生就够了,不够。还有一些人认为不用听自在人生啊,金刚经就够了,不够。为什么?你有了血肉没骨架,那就是一堆肉,所以我能跟你说的就这些,
你可能会有想法,心想生你在让我不断的跟课,你好赚钱,心想生你让我不断的跟课,让我一直成为课虫,让我离不开你,心想生你想让我再把所有的学费都交给你。
你自己看着办,我只是告诉你,这个课程就是这么设置的,他没办法,
也就是说,已经用最低的价格,想把最究竟的东西给到你,
那如果说你在这个地方得不到,我不知道你在哪个地方能用更少的代价去获得,
不是说你非得怎么样,那个荔枝的那个东西一次购买,你终身可以听啊,荔枝微课谁还能把你踢出来吗?
就是一旦你听了,你购买了比如说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你一辈子可以重复的去听啊
但是你自己会决定,你自己会用你所谓的判断啊,
但是我只能告诉你,如果你想让自己自在人生,一心三藏必不可少,你越不过去的,
你不懂一心三藏,自在人生跟你无缘,所以呢我们最近一直在强调一心三藏,可能本期课程就在一直强调一心三藏,也是个好事情,因为我们很久没强调一心三藏了,现在强调一下挺好的。
那今天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了,希望今天的课程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爱大家,祝福大家,我们下堂课再见。
回向文回向给无以伦比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