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了《国家宝藏》才发现我们缺失什么

看了《国家宝藏》才发现我们缺失什么

作者: 谭省明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15:39 被阅读0次

拾保导读+

每一件历史瑰宝,除了外在让人惊叹之外还有它的内在含义,当我们不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时,只能观赏,也就仅此而已。借着即将迎来故宫博物院的第六百个春秋,CCTV创作一档良心节目《国家宝藏》,在这里不但可以欣赏国之瑰宝,还能知道历史真相。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你知道的有多少?

/01 千里江山图

这幅图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全卷画长11.91米,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这幅画的作者是北宋徽宗年间的一位十八岁少年,叫王希孟。画卷里的山间峰峦气壮雄伟,色彩惊艳,就连现代的大画师都少有这等质量的作品。那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这位18岁天才少年是如何完成此大作的。

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给出了答案,他自称“好色之徒”,潜心研究千里江山图长达四年,闭关两个月才临描出千里江山图的十分之一。要完成这幅画可不简单,5个工序一个不能少。

第一遍水墨构图打底,术语叫“粉本”

第二遍是上红颜色,用的是赭石色,为了后面的绿色作铺垫,起到一个冷暖对比,色彩更鲜亮。

第三遍是用绿松石或孔雀石磨成的颜料上绿颜色

第四遍,还是绿。只不过这次的绿色是在前面的颜色基础上去叠加,出来的颜色才会更丰富

第五遍是青,到这一步,这全部的工序才算完成。

最后主持人提问到,既然要画这么多遍,那最开初的墨稿不是被盖上了吗,为什么还要从墨稿开始画。美术老师:“这看上去有点笨,但没有这个笨方法,后面呈现的颜色不会这么丰富和有灵气。最开始在猜测作者的创作手法时,也试过只简单的勾了墨线,然后开始上颜色,但最后出来的作品特别平淡,完全没有今天见到这种璀璨的效果。

最后,我觉得这幅画传给后世,除了惊叹画作的绝美之后,同样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不能急,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


/02石鼓

就是这么一个黑不溜秋的石头,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为何有几个字的石头就被称为是中华第一古物呢?因为它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而文字对于后世意义非凡,正是这些文字,让我们尽管说着不同方言的民族,也能沟通,代代相传。

石鼓共十面,每面重约一吨,其身刻有诗文,记录的是先秦时期的一段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说起这个石鼓,它身上发生过很多的传奇故事。唐朝时期石鼓横空出世,自安史之乱起便开始了逢战乱便丢失的悲惨命运。幸运的是,几乎历朝历代的文人名士都竭尽全力的寻找石鼓。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历史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光。而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质通鉴》正是由他编撰。编撰的初衷也和这石鼓有关。

司马光画像

司马光幼年时期常在父亲左右,某天接到圣旨,大意说其父翻译的内容与石鼓文有出入,令其三天内辨出真伪,但其父也不能确定其中一面的真假。倘若跟皇上说自己不知道,那就和前面说的不一样等于欺君,要被杀头的。

司马光见父亲不惜前途尽毁,也要保十面石鼓的真实性,以正史观。那个年纪的司马光见此状,觉得父亲有点小题大作了,不就是写错几个字,圣上用得着以命当诛吗?父亲告诫,中华民族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千差万别,却依然可以交流,就是因为我们书同文,如果没有文字,连沟通都有问题。石鼓上的文字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文字啊。很多人说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的文字和历史。倘若连这点信仰都糊涂,那我们何以为人呢。

司马光谨记父亲的教诲,文字是咱们的根,它能记录历史,让后人有迹可循。司马光想把父亲的教诲传承下去,遂用了毕生精力编撰一部通史,总结历史得失。

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是它把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但现在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人生活在多语言的环境下,说英语的时间比普通话还多,更别说写了,很担心若干年后,会忘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所以石鼓所传达的精神,是一种传承。

文化的传承

精神的传承

民族的传承。

国家宝藏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吗?更多的故事就留给大家带着敬畏之心欣赏《国家宝藏》这部艺术大片吧。

相关文章

  • 看了《国家宝藏》才发现我们缺失什么

    拾保导读+ 每一件历史瑰宝,除了外在让人惊叹之外还有它的内在含义,当我们不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时,只能观赏,也就仅此而...

  • 记一记

    001 早起第37天。 002 今天又把《国家宝藏》看了一遍。《国家宝藏》之前喜欢看《我们穿越吧》的节目,现在又一...

  • 我也看了《国家宝藏》

    今年12月初的时候,有一个综艺在朋友圈火起来,叫《国家宝藏》。同事一大早转了帖子在群里,其实看完了之后原本是没用兴...

  • 《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卷

    不看不知道,看了之后发现国家宝藏这档节目还真是宝藏的存在。 节目开场白是,我们是一档年轻的节目,有多年轻呢?中华上...

  • 《国家宝藏特展》观后感

    ——《国家宝藏特展》观后感 昨天,我观看了一期《国家宝藏》节目,这一期是国家宝藏特展,它主要是对前几次《国...

  • 《国家宝藏》,我来了第一季(1)

    国家宝藏有多年轻? 上下五千年。 国家宝藏的使命是什么? 让文物活起来。 国家宝藏的任务是什么? 守护历史,守护中...

  • 2018-04-07

    《国家宝藏》第五集——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国家宝藏》的第五集,这一集讲了《国家宝藏》里九大博...

  • 远古的美丽(二)

    2019年看了《国家宝藏》第二季介绍彩陶和彩陶艺术后,我才第一次发现彩陶原来可以美得这么纯粹、这么质朴、这么返璞归...

  • 国家宝藏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一档节目《国家宝藏》。《国家宝藏》是央视新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这档节目集合了国...

  • 第六十五天 择一事终一生

    12.12 周二 阴 等等,我现在才反应过来,这顺序乱了。。。 追《国家宝藏》 妈耶,敲好看!太好看了!能生在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了《国家宝藏》才发现我们缺失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lv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