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有多年轻?
上下五千年。
国家宝藏的使命是什么?
让文物活起来。
国家宝藏的任务是什么?
守护历史,守护中华文化。
北京博物馆这次推荐了三件宝物:《千里江山图》、“瓷母”和石鼓。
第一件,是北宋18岁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当时的皇帝是赵佶,他从众多的画师里挑出了具有天赋的王希孟,王希孟也不负圣恩,画出了千年之后仍然色彩绚丽的《千里江山图》。
它是当时北宋的一张“航拍图”,其奇特不仅仅是表现在色彩上,还在当时社会各种生活状态的描绘。并且,其用的颜料都是最昂贵的。(一分价格一分货呀,至今那种颜色仍然让世人震撼)
如果说《千里江山图》的前世是赵佶的盛世之梦,王希孟的绝世才华。那么它的今生就是我国当代工匠的匠心了。看着台上银发飘飘的老匠人“琢磨”颜料的执着,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第二件是清代的“瓷母”,它是清代乾隆皇帝要求工匠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精心铸造的一件“各种釉彩大瓶”。整个瓶身有17种颜色。
要知道,每种颜色的达成都需要不同的火候,而在一个炉窖上面要完成17种颜色,难度还有多大?就是因为乾隆爷认为鼎盛王朝就应该海纳百川,才执意想做成这样的一个大瓶,也寓意着天下太平。
第三件宝物是“石鼓”。它的前身与司马光有关的,石鼓共有10个,每个重达一吨左右。石鼓珍贵的不是它的重量,而是上面的文字,这就是我国古老的文字:石鼓文。李斯的小纂体就以石鼓文为基础。距今,这几面石鼓已经有了2300多个年头了。
欣赏这难以一见的宝物,听着宝物前世今生的故事,我好像忽然听到了时间的脚步声。
之前,感觉历史离我们那么远。如今,却发现历史离我们这么近。
国家宝藏,让我在历史的长空里穿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