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接到母亲打过来的电话说煲了糖水,让我过去吃,还故作神秘地说这种糖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吃过。我怀着好奇心前去旧居,发现正如母亲所言,是差点遗忘、童年时挺喜欢吃的“过年糖水”。糖水的味道,让我回忆起往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物质相对贫乏,春节期间,这边很多家庭都会准备一些糖莲藕、糖冬瓜、糖莲子、糖红萝卜等应节食品,有期望新的一年生活甜蜜的寓意。此外,我们家还会做一些传统特色小吃,比如角仔、蛋散、煎堆、糖环等。这些食品,是“年味”的一部分。时至今日,母亲在春节前还会做角仔、蛋散,只有糖环要到外边购买。
糖环用糯米粉加适量水、白糖做成,一个糖环一般有六个环,环环相扣有点像中国结,形状十分好看。我们把做糖环称为“夹糖环”,形象地表述其“技术特点”。我的祖母是夹糖环能手,祖母去世后家里就没有人夹糖环了。回想起小时候看祖母夹糖环的情景,才感叹这是一种艺术。糖环比较硬,我们一般不喜欢直接吃。糖环、糖莲藕、糖冬瓜等食品也是吃不完,为了不浪费食物,我家会把它们用来煲糖水吃,因为这种糖水一般在过新年期间才有,所以我们称之为“新年糖水”。糖水中的糖环,有嚼劲而不硬,我喜欢吃,还认为这是糖环最恰当的吃法。元宵节当天,过年糖水中还会加入汤丸,小时候吃一碗已经饱饱的。
吃过年糖水的时候,一家人有时还会说说对新一年的期望。父母大都是希望一家人身体健康、儿子学业进步这些,或母亲希望父亲生意兴隆、事事顺利,我们兄弟俩的期望大都是关于旅游、玩具、图书等。直至我成为别人的父亲后,才明白父母当年的期望。
有人说,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种年味,其实不完全正确,年味,需要我们自己去传承、制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