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个很年轻很漂亮的女老师,下课的时候她会跟我们一起玩,所以记忆深刻。女老师姓王,所以我们叫她王老师。
因为之前有个只会照书读课文的代课老师,所以,王老师通俗易懂的教法很快的到了我们的认同。因为喜欢王老师,所以喜欢王老师的一切,包括穿着打扮。王老师喜欢穿的一双鞋,当时在我看来也是很喜欢,想要买。
那时候心里就想,我长大后一定要当老师。王老师也能歌善舞,帮学校编排舞蹈参加比赛拿得名次。自己也主持六一儿童节的汇演主持。所以,在当时,她也是比较受器重的老师,同学们也都喜欢她。
受王老师影响多一些吧,那时候有过想当老师的念头。
什么时候没有这个念头了的?
初中的时候,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男老师,男老师们的脾气都不太好,动不动就发火,所以也慢慢没有了这样的念头。潜意识里认为,带孩子都很气人,自己会短寿的。
而且上初中后,课本知识和电视内容给了我更广阔的想法,所以渐渐就断了当老师的念头。
但是,初中有次班会,让大家说说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说目前还不确定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
旁边一个同学说,你就适合当老师。或许对一个明确的未来有了预测后,自己心里有不甘,不甘愿承认自己就是这个结果。还是想要有更多尝试,所以,外面的不确定性显得更加美丽。人有时候就愿意尝试那些不确定性,也希望有着更多可能性。
小时候老听大人说“这样就稳定了,这样就好了”,但长大后的我们却一直痴迷生命中有更多可能性,不愿意这样被定格。
可兜兜转转师范毕业后,还是做了老师,并在工作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当听到孩子一直不停吵着上你课的时候,当听到家长说你这个老师还不错的时候。
有时候我们浮在表面挑选一些职业的时候,看不出来有什么。但是,当我们深入从事的时候,就会体会出每个行业独有的魅力,独有的价值。
有些结果是自己亲自体验得到的就觉得认了,就是这样的。如果是别人告诉你,就会有我偏不信,不可能是这样的结果的一种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