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天在家看了两部电影,2005版的《傲慢与偏见》和1978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前者惊艳到我了。就是有众多名场面,一开场女主角边走边读书的那部。人物的造型和站姿都是按巴洛克时期油画来的。女主角的衣着很森系,这大约都是现在女生喜欢的。当然最受欢迎的是其霸道总裁与爽文大女主的恋爱故事,文艺、独立、保持个性、赢得总裁爱情,样样落在现在女生的欲望点上。演员的表演,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很精致到位,是少有的新拍经典获得高评分的片子。
但是现在来写这种电影,要从观众关心的角度,考虑一下,还是霸道总裁和爽文女主的恋情,女生文艺森系穿搭,男女pose,社交技巧等方面,简奥斯汀一直受追捧,也一直被争议,但是在文学史上的咖位是我们的琼瑶无法比的,人家还上了英镑钞票,因为其对特定时期生活状态细致入微的表现,被认为是有经济历史学的价值呢。
1978年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竟然是彩色片,怎么印象中是黑白的呢。台词、摄影、场面调度、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演员表演,都堪称经典。电影最后,Polo大侦探还对其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做了预告。而我看到《东方快车谋杀案》一片,是30年后的21世纪重新翻拍的了,口碑很一般,大不如前。
两相比较,《傲慢与偏见》尤其显得可贵。
“从文学到电影”一直是个人感兴趣的方向,和我一样,兴趣兼跨文学和电影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尤其是成长于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那是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的黄金时代,稍晚一点的导演贾樟柯就认为,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的早期作品,正是“通过文学的牵引,来形成他们的讲述,这种讲述背后,是时代潮流。”
侯孝贤最早当导演拍电影的灵感,来自他后来的御用编剧朱天文给他的一本《从文自传》,这本书他读了很多年,后来又去买几本送给在美国的儿子。他没有拍过沈从文,或者改编沈的作品,他从沈的书里获得的是一种表现视角,用冷静的、远距离的角度观看自己的经验和成长,这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侯孝贤标志性的大全景和长镜头拍摄。
所以文学对电影的启发,不仅是故事和人物层面的,更有思维和审美层面的。
几乎所有一流的小说家和导演都认为,电影改编不用“忠实于原著”,因为“用文字说故事和用影像说故事,方法完全不同。......导演想改编一个故事,很可能只是因为里头的某一点打动他,小说里头的某一种感觉、某一句话。编剧的时候,必须用影像去想,用影像去编,用影像去重新说它。如果你读了小说原作,就像原封不动将它搬到银幕上,一定会造成灾难。”(朱天文,《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
此外,电影是投资行为,且投资金额很大,有一个成熟的故事甚至IP,自然是投资人的首选,所以改编剧本占很高比重。但就我的观影经验,真实的故事更能打动人,所谓“编剧都不敢这么编”,艺术要追求生活真实,而生活真实永远高于艺术。
这一点,前不久看了《莫娣》,无论从故事和表演,都觉得比《隐入尘烟》要自然精彩好接受。《血战钢锯岭》也是胜在真实,不然谁敢编那样的人设和剧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