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吃到郑爽代孕生两娃又弃养这个大瓜,我内心就很难受。
仿佛是有了孩子之后,这种共情能力又提升了。作为众多母亲中的一个,我经历过十月怀胎过程中的身材走形、生产痛、哺乳痛,也经历过产后抑郁症的折磨,但是迄今为止,我没有为所经历的一切感到后悔。
现在的很多人把这些定义为“牺牲”,在我看来,更多的成分应该叫选择。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并不是DNA决定的,而需要通过时间磨合来打通基因代码中的母性庇护。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许我并没有权限开启上帝视角,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任何人的对错,所有的情绪大概可以归类为悲哀吧!很多人都在痛斥郑爽代孕是挑战伦理甚至法律底线,进而有很多人在为代孕是否应该合法化而辩论。这个话题并不陌生,早在2017年,人民日报上就对此撰写的相关文章,并且引起广泛讨论,最终卫生计委盖棺定论,从法律角度明文规定了其不合法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令行禁止,这些年,国内的代孕逐渐形成产业暗网,2018年记者暗访调查报道出来的广西代孕村,村中90%的女性从事代孕行业,其中包括50多岁铤而走险的高龄产妇。在看似“不劳而获”的收入快感中出租子宫,与人口贩卖又有何异呢?当人类同样沦为商品,参与买卖,那离暴乱大概也不会太远了。
我们常常谈及要敬畏生命,因为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生命就像一张白纸,每一点滴的经历都会留下痕迹,行为模仿的对象、不同类型情绪的累积、以及引导教育的方式方法,都会像画笔一样描摹生命的形象。人们常说,一位睿智的母亲可以庇荫三代人,这强调了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的作用。只是有些内容是文字无法呈现出来的,比如母爱与养育之间的联系。
我在没有决定生孩子之前,对于孩子的态度跟对待小宠物的心思是一样的,遇到可爱的孩子也会心生欢喜,想要逗一逗玩一玩,但是面对哇哇大哭的小孩,会感觉很厌烦,只想离得远远的不再接触。但是我在生完孩子的第二天,突然体会到一种全新的情绪,那是我之前的人生中从未经历过的,它让我清醒的意识到,这个孩子是此生我愿意为之翻越山海、赴汤蹈火的人,她每一次难过我会感受到十倍的难过,而她每一次的快乐我也会收获十倍的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母爱。
说这些,并不是我想歌颂母爱,而是想告诉大家,这种感觉是成为母亲后的附加品,是写进人类基因代码中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许很难收获这种情绪,也无法为稚嫩而脆弱的稚子提供庇护。用心养育一个孩子比婚姻更经营,也会经历很多崩溃的瞬间,如果没有母爱作支撑,也许很难从相看两厌走到一次拥抱又爱子如初。
这也是我不认同代孕的原因之一,关于道德和伦理方面的理由已经有太多人讲过了,我也不再赘述。抛开资本时代的大背景,单从一个人的养成来说,这难道不是在增加犯罪几率吗?在科幻片《人工智能》中,情景设定未来的人们被限制生育,一对夫妇收养了小机器人大卫,又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养了将他抛弃,联系到现实有些细思恐极:
代孕的孩子因为不是父母亲历养育,刚出生的时候肯定没有感情连接,一旦有一丁点的瑕疵,父母心中是否也会出现弃养的想法?但是机器人尚且还能自我关闭系统,一个生命已经诞生,还能回炉重造吗?
我们痛斥郑爽作为公众人物代孕又弃养的行为,也许更应该思考,当资本为少数人提供为所欲为的权利时,真正应该实施监管的机构又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