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全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惟乾问知如何是心的本体,先生说,知是人心是天性,幼小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长的,只是因为这灵性还没有被私欲遮盖,如若继续发展,便是他的本体了,人在天地之中,天覆地载,此时也就与天地合德了。但是自从圣人以后,人的灵性没有不被遮蔽的,所以要通过格物来获取良知。
孩子没有分别心,所以先生说幼儿的灵性没有被私欲遮盖,比大人更接近他的本体,小孩子由于在价值观内没有好坏,对事物没有分别,所以孩子都是天真可爱、朝气蓬勃的, 它们一般有很多疑问,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当他们开始学习这个知识的时候,对事物的认识就有了具体的看法,就会使得他们的认识更加主观、私欲越来越多,灵生越来越少。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自己的私心难以克除怎么办?先生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这句话也就是我们常听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个人如果不修为自己,则天地都不允许。克己,为克除自己的缺点,毛病。为己克己,才能成就自己,使自己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