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75570/25de64d11fda4e04.jpg)
为什么应该放弃时,我们会舍不得放弃?
例如,理性的人不应该产生赌瘾,但不少赌徒就是戒不断,即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这是因为,放弃不仅是一种意愿,更是一种能力。我们要能规避各种陷阱,才能果断放弃。
间断强化,是其中一个陷阱,能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什么是间断强化?我们来考察一个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将三只饥饿老鼠,分别关在三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有一个操纵杆。
第一个笼子里的老鼠,每按压一次操纵杆,就会得到一粒粮食。
第二个笼子里的老鼠,在按压操纵杆时,有时会得到一粒粮食,有时什么也得不到。
第三个笼子里的老鼠,按压操纵杆后,什么也得不到。
你猜猜,哪只老鼠会更坚持按操纵杆?
第三个笼子里的老鼠,什么都得不到,按得最少,很快放弃,会另外想办法找食物。
第一个笼子里的老鼠,按的次数是第二多。因为它知道每按一次,就能得到一粒粮食。这种确定性让它很从容,饿了才去按,饱了就停止。
第二个笼子里的老鼠,按得最多。因为有时能得到粮食,有时得不到。这种不确定性让它永远都满怀希望。“万一下次就能得到粮食呢?”带着这个念想,老鼠就会疯狂按操纵杆。
成果时有时无,时好时坏,概率获得,这就是间断强化。其激发行为力量很强大,不仅老鼠容易受其控制,我们人类也难以逃脱。
例如,一个人刷手机,本想只刷10分钟,但不知不觉就会刷上2个小时。
原因就在于,每刷一次就像第二个笼子里的老鼠按一次操纵杆,所刷到内容有感兴趣的,有不感兴趣的;有看了很开心的,也有看了没多大感觉的。
在这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心声:万一下次就能刷到一个让自己看得很爽的内容呢?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就像第二个笼子里的老鼠,按操纵杆按到精疲力尽一样,这个人刷手机也容易刷到疲惫不堪,仿佛全身被掏空。
在应该放弃时果断放弃,这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直面各种放弃陷阱,持续刻意练习。如果妄想仅仅通过意愿就能果断放弃,这是对放弃之难认知不够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