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你有没有想过三年或者五年以后的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目标或者梦想,会感觉生活很迷茫,没有意义。(如果有梦想却不敢想,可能要觉察一下是否是资格感不足,或许需要重新与父母进行内在链接。)
第二步:对目标的热爱程度?
先思考自己对于想达到的目标的热爱程度,10分是非常热爱,0分是无所谓,能给自己的目标打几分?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1、如果目标为金钱,则需要思考用什么方式去获取金钱;
2、如果目标是改变别人,会让自己有些焦虑;
3、如果目标是让自己幸福快乐,又会觉得很空泛没有抓手;
4、如果目标是让自己感觉更有价值的事业,内心会感觉到力量。
第三步:如果觉得目标很难达到,一般是认为付出的远远大于得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下面的两点:
1、达到目标后你能获得什么?量化你能获得的。
2、为了达到目标你需要付出什么?量化你要付出的。
衡量获得和付出之间的关系。
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体制内更多受系统的限制,一个人是无法抗争系统的,但可以努力成为系统中最灵活的那个人,越是灵活就越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
第四步:制订过程目标
量化你拥有的资源和没有的资源,如何利用你拥有的资源,创造你没有的资源,并且量化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 只要完成过程目标,就自我赋能,肯定并且欣赏自己。
这里引用李中莹老师的一句话:每一天多一分轻松满足,人生就会多一分成功快乐。
我的体会:每一天在工作中制订目标并努力完成,业余时间不断充电学习,人生就是幸福满足成功快乐的,总有一天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一位超级有情怀的朋友,在给她做目标管理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强大的能量,忍不住在这里分享(相信她不会介意我分享她的能量),这是我见过的最最最最有爱心的女教师,祝福并相信她一定会成为一名超级优秀的导师,能够影响成千上万的孩子和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