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长
刚刚,是一个瞬间,这一个瞬间会在文学上带给你什么感觉?80后小说家刘按凭借着敏感的语言上的张力将“刚刚”写成了一本小说,说是小说,但并不是我们通常认知的小说形式,而是分为了三个部分:《刹那之诗》《短句跳跃》和《虎》,那些灵动的句子和诗歌像是压不住的泉水叮咚跳跃出来,在空中画过一道美丽的弧线,顷刻间,周边万物又陷入沉寂的境界。
说实话,第一次见人这么写小说,可是沉下心阅读下去,又会发现这并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词语的堆砌和罗列,至多,只是借助了无处不在的“刚刚”给自己想要表达的那些瞬间进行了一个整齐的包装罢了。
当然,先锋文学,原本就是一种文字上的实验。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过我估计这会形成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就像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兴事物一样,要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解,太正常了。
整本书读下来,花不了太长时间,但是读者会产生一些怀疑的情绪,为什么一本书要这么写?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写法?这么多“刚刚”会不会将书中的表达人为地切断?落到形式大于内容的局面?
毫不讳言地说,这是我在看第一部分的时候内心所想,但是读着读着,就会被作者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尝试唤醒了对语言的重新的认识,这么美,刚刚过去的那一瞬间,原来是这样的烟火气息厚重、诗人却又有着那么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思维,在这些很美的诗意瞬间,作者是敏感而又善于表达的,他捕捉到了那些情绪和微妙的时空的结合,又用一种超凡脱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种大胆地创新,文学的实验自然需要类似的没人做过的组合,刘按在这方面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更何况,你要是细细品味他描绘的这些时间和空间,将那些文字再次转换成短诗歌,现代派的短诗歌,也是非常和谐的。
我最喜欢的是第三部分《虎》,不得不说很佩服作家的脑洞大开,他的语言描述中,这只虎,是一种美丽的意象,是一只在森林深处散步和小跑的虎,是一只时时刻刻打开自己感官感受着身边陌生森林的虎,是一只脚步轻快跑在黑暗中的虎。
在作家的描述中,“虎”不时凝视着河对岸,观察着河对岸,就像是一个洞察周边一切的真人一样。
回顾这186小节的句群的汇集,作家为我们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太多熟悉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不乏“竭尽全力,优雅地坐在你的对面”的人,人生真是好艰难呀。
很多那些小小的场景,可能会打动我们的读者心中柔软的地方。
“刚刚,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什么植物在缓慢地开放,太缓慢了,以至于从植物身边走过的人,也不知道,某种难言的美妙正在默默地发生着。”
“刚刚,窗外的云都退向很远的地方,总是带来永恒安慰的猫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尝试着对世界不抱任何期待,放下自我,不再接收那些,随意游荡的,最小颗粒的信息。”
这样的表达是我喜欢的。就像是书的腰封上那句话:“翻开本书,无数个美妙的瞬间同时在你眼前铺开/原来,人类的一切都发生在刚刚”。
余华老师说这本书是意象的集散地,又是意象的变奏曲,深以为然,就像我们第一次看卡夫卡、第一次看博尔赫斯,你也会有类似的震惊,所以,对于文字和文学来说,还是需要每个人不一样的自我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你也可以亲自感受一下这本书,看看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家刘按之间差了多少个可以计量的单位。(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