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这本《人生》是一个短篇的爱情小说,而我看到的是,不单单是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就像书名一样,在品味人生,在品味他人起起落落,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就那几会,把握了就起飞了,把握不住,要么沉沦,要么蛰伏,我相信书中的主角应该属于蛰伏那一类,因为结尾最后一句“我的亲人哪”,代表着他醒悟了。
清高和穷高雅是一种病,都是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一种表现,没有底子光要面子会摔的很惨,就像说书中顺德爷爷说的是,“浮得高,跌得重”,当然诗和远方不能说没有,而是认清了现状后认真设定,每个人的远方,距离都是不一样的,量力而行才是最大的能力;
书中老父亲说过一句话,“人活低了,按低的来”,我认为也是的,人生是一个拉力赛,有高有低都很正常,每个阶段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当前自己的能力和生活环境,低时,就要努力提升自己,加强自我修炼,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造环境,高时,要懂得感恩,低调做人;
巧珍和秀莲是路遥刻画的两个很有典型的女子,善良、勤劳、能干、眼里有活的人,顺德爷爷形容她们是金子一样,是的,善良和勤劳是一个人的本能,能干和眼里有活是一个人的能力,书中另一女子黄亚萍,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中看不中用,不是过日子的人,浪漫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寻觅出来的。
书中老军人有句话,我认为也是对的,“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远是公正的!你应该怨你自己!”,任性也是过高的高估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他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家人是爱你,朋友是照顾你,他人是有利益,非关键性的决定无所谓,但关键性的事件,如果自身没有足够大的力量和利益,就是树倒猢狲散了;
其实,不管书中刻画的是谁,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经历一次从低谷慢慢走出来的经历,才会变的成熟,只有认清生活后才会更热爱生活,也只有在低谷的时候,人才有机会面对自己,独处时和自己说说话,聊聊天,面对了内心,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这句是书的话,我记住了。
这就是我从各个人物中,学到的人生态度,书中刻画的人物,在平时生活中也能随处可见,也许是你,也许是我,生活中并非是低谷和高潮,更多的是平凡,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过的不平庸,阅读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整衣冠,而路遥老师的书籍是一面大的镜子,可以多照照。
20190922
老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