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因著有对世界战争史和思想史影响深远的巨著《战争史》一书而闻名于世。在西方几乎是家喻户晓,在中国,军事和历史相关的学者称他为西方兵圣。对于我来说。这样一位人物,是希望有所了解的。
以下为网摘内容——
1806年,26岁的普鲁士上尉克劳塞维茨作为俘虏,和他的主人奥古斯特王子一起被当作战利品被带到拿破仑面前,他们穿着又脏又破的军服,光着头,全然没有了往日作为军官的骄傲。
会面在柏林的普鲁士王宫举行——这里已经是拿破仑作为胜利者的行营,奥古斯特王子和他的随从们曾经在这里日夜欢快的参加舞会,此时所有的回忆都变成失败的耻辱。
作为胜利者,拿破仑虚情假意的讲了五分钟客套话,大概意思是他始终渴望和平,不知道为什么普鲁士要向法国宣战。克劳塞维茨一眼看穿了其中的虚伪,他在日后讽刺的写道:“征服者总是热爱和平的,他非常愿意和和平平的进入我国。”实际上,拿破仑只是想找个借口见一见自己这场战斗最大的“战利品”——奥古斯特王子而已。
柏林的标志——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铜像被拿破仑下令拆下来运回法国展出,这进一步加剧了对战败者的羞辱。此后,克劳塞维茨和奥古斯特亲王一起,被作为俘虏押送回法国监视居住,这些在年轻的克劳塞维茨心中留下了极深的烙印。
1806年拿破仑打入柏林后,曾经将勃兰登堡门顶部的自由女神铜像拆下来运回法国展览当作战利品(AI根据历史资料制作)
眼前的拿破仑率领的这支法国军队,看起来像是十足的乌合之众,没有受过训练,没有受过管教,军官数量不足,将领也多是新提拔的军士,甚至没有充足的供给系统,更不用说严整的行政结构。那么这支法国军队是如何抵抗欧洲列强的职业士兵,甚至打败了他们的呢?
终其一生,克劳塞维茨都在寻找这个答案,他经历了风起云涌的拿破仑战争与反法战争时期,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了70万字的巨著,《战争论》,这是一本改变世界军事史的巨作,与《孙子兵法》齐名,克劳塞维茨也被称为“西方兵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