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一年的阅读期间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
看到一本好书,一股作气把它从头到尾的看完,看完之后按理写个书评或者读书笔记,可是到落笔成文的时候却开了个头,却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写,脑中一片空白。
有些电视和生活中出现一些知识,好像曾经有本书讲过这方面的知识,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具体的出处和原文却一点也不记得。
总是自诩看过很多书,但被问起书中情节和书的道理时,却支支吾吾表达不清楚。
.............
于是我开始质疑自己有没有真正读懂那些书、否则那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么,不,当然不。我自然希望是读书读为己用,而且可以把书中知识分享给其他需要的人。
那到底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应该怎样才算读懂一本书并读为己用,还能将好书分享给其他人呢?
巧的是本周秋叶读书会活动的书目是网红大叔秋叶本人多年前所著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如何独懂一本书秋叶——火遍全国的“知识网红”,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网络人称“秋叶大叔”,在微博、微信打造“秋叶PPT”品牌,深受职场白领喜爱。代表作有《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和秋叶一起学PPT》《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包括这本《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是一年读书120-180本的经历成就了这本读书心得的合集。
首先这个封面第一时间牢牢吸引住我的目光:
“不会读书,读万卷书也没用”
“快速获取信息,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学习分享问题的方法”
这正是我困惑已久的关于读书的问题,到底我应该怎样开始正确的读书,到底怎样才能读懂书,通过写书评,写读书笔记,将书中的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可以通过分享给更多的人。
比如柴静的《穹顶之下》,最初看完只是当作一个故事看完,只是感觉是一个宣传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主题,但这个故事如何走线,结构框架,表达结构和思路又是如何,自己却说不上来,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没读懂。
而《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中秋叶大叔就针对这类书籍运用的读书方法就是图解法,用思维导图或读书笔记来消化它,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
如何独懂一本书这实际上就是麦肯锡金字塔原理推荐的SCQA结构:
情境:由大家熟悉的情景引入,母亲对雾霾的担心
冲突:这会带来怎样的矛盾?雾霾的危害
问题: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找出产生雾霾的原因和来源。
答案: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低碳减排,调整能源结构,最后普通老百姓能做些什么。
这样的方法去读书就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思路用图形表达出来,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除此之外,本书共有十种读书方法,针对不同的书的类型提供不同的读书方法建议,截取自己感兴趣的几种方法做个简单的介绍:
通读法-如何培养思考框架的,从概念定义出发,反复的读几本相对结构化,体系化的关于某一领域框架和业务的入门经典书,反复的把一些基础的东西读透,慢慢进化到理解现象。
数读法-如何去做主题阅读的,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先写一个大纲,然后收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进行阅读,把文章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倒对应的目录下,迅速把别人的思想变成我的体系内容,于是最后对这个领域就有系统性的认识。
框读法-如何读经管书的,这里是指对于一定难度的书采取的阅读方法。
比如框架1: A 先介绍作者,B分享精彩片段,然后讲述自己也有过的相同经验。交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弊病,有针对性的叙述作者的经历,总结作者通过此事是战胜还是失败,然后分析最后结局的关键要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C最后总结笨书的价值。
框架2:A 列出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B 作者看到目前社会存在的状况是怎样的 C 作者认为此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D 作者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F 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解决,描述事实不要表达感觉。
诵读法-如何文艺书的,比如一边对比阅读欣赏一首诗一边写诗评。
A 交代阅读背景,是什么情况读到这本书/这首诗。B 交代基本信息,诗的名称内容,诗人的名字和生活背景或传奇的人生经历。C 表达感受,喜不喜欢这种描述文笔风格。D 陈述支撑你观点的依据,什么原因让你感觉共鸣,你的相似经历是什么。E 与其他作品进行客观对比,相比之下作者的写作能力如何,然后综述诗好在哪里。最后友情分享,甚至模仿学习。
....当然这本书不仅是局限于根据一年读120-180本书的经验得来的读书方法,除此之外,还详细介绍了如何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大多是作者根据之前的读书经验得出读书方法,思考方向,拆书应用,从而拆出书中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甚至创业上有用知识的案例的详细介绍。只是因为每个人需求不同,所以这里我本人会更多的只关注于读书方法,读书笔记和书评。
书中的十种读书方法读完之后,感觉豁然开朗,其实十种读书方法中提及的框架结构出来之后,加以针对性的读书之后,赫然就已经是一份完整的书评框架。
作者在讲述完十种读书方法之后,也谈到如何分享,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地方,所以书中也顺带介绍了几种方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读书笔记,书评和拆书。
读书笔记的方法:
1,可以摘录几段书中精华,或有感触内容的地方做点评。
2,针对书的内容,价值写书评。
3,读书心得笔记,即就是把书中一个知识点一个思考框架写出来反复练习,理顺书中的思想观点逻辑推理。
4,读书笔记PPT,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把文字内容视觉化,即是最后的内化过程。
5,模仿作者的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类似的文章或将思维方式引入自己的工作实践。
拆书的方法:在赵周老师RIA拆书法的基础上,发展一套适合作者的方法。
1,背景介绍,把涉及的问题点罗列出来或针对性的简介,包括对书的整体感觉。
2,知识点的介绍,摘取原文片段包括必须的概念,定义及简单的案例作者是如何解决的,给你带来的启发。
3,知识点应用,结合自身的案例用书中的观点分享自己和案例的过程。
4,总结反思,书中观点优缺点是什么,是否可以做的更好,以后自己可以在什么时候和方面用倒新学到的思考方式。
比如我现在看完这本书,在吸取书中对自己有益的部分观点之后,对此书的的书评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背景介绍-即自己遇到的读书问题,对本书的整体感觉。
2,作者基本信息介绍
3,自己获得有价值和知识点介绍,比如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方法介绍,是否适用。
4,再遇到相关问题如何用书中知识点解决,比如此刻用书评来记录和消化本书所学。
总得来说,这本书与其他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大量的个人读书的心得和实际运用技巧的案例说明,非常清晰,具有教高的指导意义。所以比较适合初入门或要求提高思考框架或醉心于拆书应用的书友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