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下了一篇关于2018的总结,当时给那篇文章起了个非常文艺的名字,叫做《当命运递给我一颗酸柠檬》,如今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也在自然而然之间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写给我的2019。
2019年,发生了很多,大多都与工作有关,按照我的习惯,我便把结论先写上吧:
1、在北京这诺大的城市里,我们都是没有亲人的北漂人,于是因为工作联系起来的我们,组成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与其过得勾心斗角,不如珍惜彼此,然后活得潇潇洒洒,剑指天涯;
2、那些成就你的,也会裹挟你;
3、正视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而不要被“我真的很辛苦”所蒙蔽双眼,顺便,为自己应该所得做出最大努力的争取,剩下的,交给上帝;
4、在这个时代,每隔五年就需要更新一次知识,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5、认真、勇敢地对待每一个机会,做一个闯劲十足的年轻人,然后,飞过那片茫茫人海_
one 1
我很爱我们现在的团队。
刘老师人才兼备,玉玑子圆润通达,格蕾丝善解人意,蕾蕾踏实认真,我嘛,除了情商低,也想不出其他可以归纳我的词了。
初遇刘老师时,是她面试我的场合,面试结束后,她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说,“有,我想问一下,如果我加入您的团队,您能给我什么,我指的不是薪酬上的。”
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非常正常的问题,毕竟面试是双向选择,我也想找个可以跟着学习的好老板,但当时那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刘老师略微语塞,甚至后来每次提起这件事,她都会用一种“阿月当时真的好狂”的眼神和语气加持着传达出来。但也能从这个问题看出,我是个非常没有情商的人,不懂得何时说何种话,即使对方是我的领导,我也会非常直接地表达观点,且完全不考虑对方是不是会没面子。
但我是幸运的。刘老师在她的汇报PPT里写下“多赋能、多给予、平等对话、发展激励”,其他的我不多谈,但光是“平等对话”这一条,我相信没有更多的人能做到她这样了。我这种会和她呛声的妖魔鬼怪,估计丢给谁都会觉得是烫手山芋,但她没有把我扔出去,而是给我机会和她平等对话,给我空间让我发展,给我指引找到方向。
玉玑子可以说是刘老师一招大棋,招进来的一大功效就是帮我平衡情商。我们常用的一个案例是,假如某天我俩一起和别人开会,我一个没忍住骂了对方一句大傻逼,玉玑子一定会跳出来说:没有啦~她只是在说你们傻傻的,怪逼可爱的~
但即使是和这样的同事在一起,也会有吵架的时候。2018年末的时候,我们团队4个人坐在Luckin里,一人一杯咖啡,刘老师郑重其事地公布了上半财年的绩效,我是A,他是B,然后,他脸就垮了,旁边还坐着刚入职的格蕾丝,一脸惶恐,不知如何是好。看着他脸垮了,我也脸垮了。
在我的世界里,绩效这东西就是一个毫无用处,只是拿来做平衡的工具,我很不喜欢,也不希望我们几个人会因为绩效这种东西各怀鬼胎,于是,我也脸垮了,我推开咖啡,说,你什么意思?他语气生硬地说,我没什么意思。我说,那你垮什么脸?他说,怎么?我还不能垮脸了吗?我说,不能!
一气之下,我们都走出了咖啡店,格蕾丝跟着来安慰我,刘老师去安慰玉玑子。
一出咖啡店,我就开始大哭,我很不希望,非常不希望,非常非常不希望我们团队内会因为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分崩离析,也不希望在格蕾丝刚入职的时候就让她看到一个会因为绩效而动荡不安的团队。
呱唧呱唧和格蕾丝说了一大堆之后,我接到了玉玑子的电话,电话那头他说,好姐妹要去唱歌吗?电话这头,我憋着哭腔说:
要。
于是,那场唱歌的battle,变成了我们团队的一个重要风向标,那首我们吼破音的《盛夏光年》成为了击碎所有团队里最有可能引发内部混战的那些因素的强力武器。
到如今,我们团队里依然大大小小各种争执不断,但是大家似乎都明亮得像刚从湖里冲洗干净的明镜。我们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刘老师因为工作挠秃了头我们一起帮她挠,我闯了祸大家一起帮我擦屁股,玉玑子心情不好我们掏出仅有的5块钱请他喝一杯咖啡并聊聊天,格蕾丝被欺负我们立刻泼妇上身跳出去和别人撕逼......
在北京这诺大的城市里,我们都是没有亲人的北漂人,于是因为工作联系起来的我们,组成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我们手牵手,珍惜彼此,然后活得潇潇洒洒,剑指天涯。
用我和玉玑子最近的一段对话结束本小节:
“阿月,你之前总说,我们如果离职了,应该就再也不会联系了。但我觉得,即使我们离职了,分开了,我们也会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
two 2
2019年,有一个标签贴在了我身上,叫做“北楼8层女同事”。
起因是年初新东方因为年会视频上了热搜,于是我们写了一篇吐槽的推文,署名“北楼8层女同事”,于是,靠着这篇阅读量不错的小文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北楼8层女同事”,后来,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北楼8层女同事”这个IP是团队的结果,但别人介绍我时,却还是习惯性地这样开头:这是我们的“北楼8层女同事”......
对我来说,“北楼8层女同事”并不是一个一夜之间就出来的人物,而是一个从我入职开始就在去经营的人物,而那篇文章,也不是什么多独特的文章,它只是写过的无数篇文章里普普通通的、平淡无奇的一篇,只是运气很好,它能在一个巧合的时间,巧合的地点,抓住了一个巧合的机会,巧合地博取到了大家的关注,于是巧合地,“北楼8层女同事”成为了我的一个标签。
但在这个标签的背后,是扑面而来的期待与质疑。
比如,会有人问你,怎么好久没见到爆款了?
比如,会有人不屑,“北楼8层女同事”也就那样吧,小打小闹的。
比如,会有人质疑,我不懂“北楼8层女同事”的意义是什么。
但其实,如同每一个创作的人,你创作了100篇文章,或许运气好,能火上一篇两篇,或许运气不好,一篇都没声响,这也就意味着,或许我拼尽全力,都不能满足所有的期待,也无法回答所有人的质疑。
但要因此郁郁寡欢吗?
不是。
面对期待,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同时,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每天日常的工作,做好每一分每一秒,写好每一篇文章,这样,时机再次来临之时,才不会慌张。
面对不屑与质疑,要懂得,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再美好的事物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所以,尊重那些不喜欢你的人,更要尊重那些喜欢你的人。
然后,做好自己每一件事。
Three 3
正视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而不要被“我真的很辛苦”所蒙蔽双眼。
这个感受源于与刘老师的一次对话。
在总结下半年工作时,她说,大家的确很辛苦,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我说,做得再多,也不如“老师好”。
大概是以为我有酸鸡般的想法,刘老师赶紧安慰,你别这么想,你们做的很好。
然而我真的就是觉得,做得再多,也不如“老师好”,于是我发了一段文字给她:
“我觉得这个心态很正确,苦劳是苦劳,每个人都会有苦劳,但是价值就要另说。”
每年到了升职加薪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过去一年非常辛苦,非常累,做了非常多的项目,给了非常多的付出,所以升职加薪不给自己就是不合理,不可接受。但其实跳出那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问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只有自己是辛苦的吗?
只有自己是累的吗?
只有自己做了非常多的项目吗?
只有自己付出了很多吗?
会发现,其实好像,大家都很辛苦,大家都很累,大家都做了很多项目,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而不是,只有我们自己。
于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不是盯着自己做事时的辛苦,而是要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事情,是否创造了真正的价值。而当我们能够去正视每个人创造的价值时,就能更好地定位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而,升职加薪就不再是一个产生妒忌与争夺的板块。
当然,在此基础之上,如若觉得自己的确创造了很大的价值,那就要勇敢地走上去,为自己应该所得做出最大努力的争取,向老板喊出那句:
“我要升职加薪!”
剩下的,交给上帝。
four 4
我学城市规划,是个标准的理工科生,我读书的时候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做起了文字为生的工作,尤其我的高考作文还只考了个零分。
做了这份莫名其妙的工作就算了,更莫名其妙的是,发现自己还算有点天赋,或许搞吧搞吧,还能在这个方向上多多发展,于是,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在各种对自己前途猛烈慌张的支配之下,工作3年半之后,我开始了第一次补充学习。
爹妈很是支持我的决定,我也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朝着那个方向走,且走的高高兴兴,信心满满。
而后巧合的一天,看到了周老师采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的文章,里面陈永财教授说了这么一段话:
“今天,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5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我们的每一位毕业生都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他可能需要不少于十次的再学习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技能。即使退休之后,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激活状态也很重要,不断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过上优雅的、高产的老年生活。”
看到这段话时,内心略微沸腾,因为感觉自己的“补充学习”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如陈永财教授所说,刚工作的前几年,其实一直在消耗自己上学时的知识储备,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下,大部分人都不能保证持续地补充知识,于是我们一直不断地消耗着消耗着,直到某个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想做某件事时,做不动了,而这个做不动,无关体力劳力,而是没有可以利用的知识了。
这就像打仗一样,若是不能及时补充好弹药,你有再好的枪管子,也什么都打不出来。
所以,平日里再忙,要保持学习,在工作上遇到了专业上的瓶颈,要系统学习,个人角色转变之后(比如从员工转变为管理者),要学习新的领域(管理学)等等等等。
总之,如若不想年纪轻轻就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掏空、抛弃,那就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及时补充弹药。
耐心一点,长远一点,总是有好处的。
five 5
2019年总结的最后一个部分,我要留给今年对我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澳大利亚名校之路(“名校之路”是周老师做了7年的一个海外名校探访活动,过去几年已经去过了无数国家、学校,探访了无数校长、教授、留学生)。
某天快下班的时候,林老师给我发了个微信,阿月你来下办公室。
我习惯性地拿着笔记本就冲了上去,定睛一看,林老师和刘老师一脸鸡贼地看着我,我一屁股坐下,准备听候发落。
林老师嘿嘿一笑,说:
“阿月,现在有个机会,周老师的名校之路要开始了,今年准备去澳大利亚,5月中旬就去,我们部门要派个人一起去,我们决定......让你去。”
我扭头看了下刘老师,毕竟要离开自己的岗位18天的时间,这样合适吗?
刘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和担忧,然后说:
“我相信你能处理好你的工作,所以我给林老师说,只要你愿意,就让你放心大胆地去。”
本来还在窃喜自己可以去一趟澳大利亚,林老师接着就甩了个王炸:
“但是这次的活动,我们要以新东方的名义做好传播工作,本来准备让你刘老师lead这个项目的,但是刘老师比较忙,她也认为你有这个能力来lead这个项目,你考虑看看?”
lead项目,意味着,你要去策划好这个项目的传播,包括但不限于传播目标、传播方向、公关层面、社交层面、分公司之间、条线之间......光是想想这些,就觉得脑袋大,更何况这还是CEO的项目,做得不好可能就一纸辞职信把我辞退了。于是我略怂地说,去我倒是愿意去,但是lead项目这件事,我可以考虑一下吗?
林老师点了点头。
关于lead项目这件事,我犹豫不决的原因在于,自觉自己没什么能力,生怕夸下海口lead之后做的不好piapia打脸。于是,晚上回家的路上,四处看了看没有人烟,便提起电话拨给了老爸,简短地把这个事情说了一下,说罢,我问他:
“我要不要lead这个项目?”
所谓知女莫如父,老爸哈哈一笑说道:
“你自己都有答案了,干嘛还来问我?”
是的,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一定会做这个项目,只是需要一个人给我一个肯定的答案。
于是第二天,我写了一段简短的回复给林老师。
“林老师,我想尝试一下lead这个项目,希望到时候您能多多帮忙多多指导。”
林老师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回了个中年男人都喜欢发的表情:大拇哥。
后来的后来,我开始了整个2019年最为繁忙的工作时节,我这个向来不提倡加班的人开始了加班,每天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想方案、写方案、说服别人相信我的方案、协调各方资源,甚至在某些时刻,为了保证项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自己还语气强硬地和领导们说了狠话。
“反正横竖都是死,做不好是死,惹了人是死,还不如啥事儿都做尽了,这样死了也不亏!”
如此想着,就没什么事不敢做,没什么话不敢说了。
还好,项目的最后,算是交了一个还不错的答卷,于我而言,虽然还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但是我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推进到了最极致。当然,若是将来还有机会,那也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调整和修正。
但是,我很高兴自己踏出了这一步,在这个年纪,遇到这样的机会,且认真、勇敢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而这,也将成为我未来每一次遇到机会时,重要的助推器。
希望未来的未来,不止2020,我都能认真、勇敢地对待每一个机会,做一个闯劲十足的年轻人。
以上,阿月的年末碎碎念,如果你看完了,那就真的真的,很感谢你。
这个2019,说来空虚,说来也充实,少了幻想,也多了实际,无论如何,也是一块有趣的人生拼图。若要用一个简单的词来做总结,大概我会用“勇敢”。
勇敢地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得与失;
勇敢地学习一个新的领域;
勇敢地抛掉胆怯然后拥抱机会。
这里的每一个“勇敢”在现在看来似乎渺小不已,但我相信,每一个它们堆砌起来,就会成就未来的我,以及我的未来。
今年在五月天的演唱会上,听到了一首歌,叫做《候鸟》,里面有句歌词我非常喜欢,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勇敢地做出每一个值得的决定,然后努力地奋斗着,直到某一天——
飞过那片茫茫人海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