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了一下,结果开了个口子,好久不想动的脑子转起来了,只好再扯一篇,其实就是心不平而已。
我在去年讲到传统文化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个门槛,过了这个门槛就很容易明白,而没有过呢,就总是雾里看花。然后发现这有点难,因为历史上似乎没几个人进了这个门槛,不然中国文化也不会衰落到现在这个样子。比如宋代的程朱理学,将《大学》从《礼记》中提出来,列为学子必修课,还亲自做注释,可惜起点是错的。起点一错,后面跟着的就全错了。这么讲当然是有点自大了,我也只是一个道听途说的传播者而已。所以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就好。
就以《大学》来说,因为这个门槛是在我和大家一起读《大学》时体会到的。
《大学》里有一个次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这个门槛是第二个,致知的“知”。在《大学》前面还说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而这个“知”是第一个字,就是门槛。
这个“知”不是学知识的这个知,但是历史上太多都将其解释为知识,而把“格物”看成了掌握知识。按照这个说法,古代就没圣人了,因为都没学过现代科学知识,见识都不广,都不可能“致知”啊。所以这个“知”不是这样理解的。这里的知就是很纯净的“知觉”的知,没有思维干扰的“知”。格物,是将头脑里的一切念头都去掉。格是拒格,物是外物。让头脑里没有任何外物,这是《道德经》里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知”就是不受任何影响的“知”。我们现在总在说“客观”,其实只要你还在思想,你就一定主观。而“知”是真正的客观,没有任何念头附加在里面的。
没达到这个“知”,后面的诚意就不容易了。《大学》里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也就是对自己诚实。一个人没有达到“知”,就不可能明察自己内心的念头,常常是自己骗自己而不自知。更何况这里是当下的诚意,是当下明察自己的念头,了了分明。你学了再多知识,在这里也是零。为什么现代人学了许多知识而迷茫?就是因为这个门槛没进,你再去搞什么修养也没用,意不能诚下来,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没有诚意,当然就不可能有正心。正心不能解释为修正心意培养好品德,简直把《大学》变成了伦理学。明明是说,正心是让心处在一个无情绪影响的状态里。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讲得多清楚,不知道为啥会看错呢?明明说的就是情绪影响心正。那么这个正心,就是活在当下了。大家总说活在当下,多难呢,门槛没过,到这里就是最多偶尔碰到,大喜大悲之后,身心宁静时,这时心是正的。
修身就是健康问题,包括了心理与生理的健康。这里的意思很明确,要想身体好,先把心放正,两者互相影响的,那么前提就是意诚、知致、物格……你看,这个门槛是不是很重要,没有前面,后面莫谈。
千万别以为读了《弟子规》之类的秀才之作就认为是传统文化了,门都没入呢。也别认为传统文化就是礼教,就是温良恭俭让,就是做个好人,佛系青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大学,大人之学,是进入社会掌管国家天下的人学的,是杀伐果断、气吞万里如虎的人学的。中国为啥后来被外族入侵的?就是那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们害的。当然,也是上古文化的传承的这一部分断了的原因了。
所以对于学习传统文化或者说认为自己在修行的朋友来说,老实先跨过门槛入门,再说自己是在学传统文化。不然对自己的心性一无所知,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我现在做的……在干啥?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