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杀时间,你刷抖音还是朋友圈?
今天早上被36氪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文章标题是《下一步,离开微信公众号?》。
文章里采访了一个一直负责公众号运营的女生,她说:
以前三四十人的由实习生和年轻人组成的一个运营团队一年就能营收好几百万。
现在呢,即便是百万大号,推送一篇文章也可能造成大量掉粉。
早几年睡着发广告捡钱,薅流量羊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新公众号涨粉越来越难,流量赚钱更是难上加难。
同样这两天霸屏的消息还有:
腾讯封杀抖音、微博封杀抖音,抖音大战腾讯;
有人一刷抖音就几个小时停不下来,抖音推出防沉迷机制。
等等等等。
抖音,这个图标晃得我眼花的app像门口的野蛮人一样入侵了网络世界。
不光年轻人玩得不亦乐乎,连我身边的一些老年人,但凡有一个玩了抖音,就能传染周围一大片老年人加入“自媒体创作”大军。
教科书式的“病毒传播”。
新媒体大战在即,给我一种什么感觉呢?
网络世界可能又要变天。
2011年微信诞生,迅速席卷了大家的社交网络。
公众号一推出,传统媒体还没回过神来就崩塌式衰落,一票把握住自媒体先机的人瞬间发家致富了。
在互联网,流量在哪,钱就在哪。
现在呢?
抖音被封杀得越多,就说明它越势不可挡。
谁知道短视频内容是不是下一个流量红利的入口呢?
谁能保证活了六七年的“老”自媒体是不是会跟之前的传统媒体一样衰落式崩塌呢?
谁知道把握住这一波机会的人能赚多少呢?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我是80后,我十几岁的时候,大家总说80后怎样怎样。
到了我20几岁的时候,大家开始说90后怎样怎样。
现在大家已经不打标签了。
因为10后看不起00后那群老年人玩的玩意……
00后还没来得及被打上标签,已经快被拍在沙滩上了。
互联网有一种能力,就是放大和加速。
成功和失败都会更大。
成功和失败都会更快。
80年代的时候,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40年,到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不足20。
这还是世界500强。
同理,一个行业里的生态周期也在缩短。
30年河东30年河西太久。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才比较符合现在的世界规则。
所以,杀时间,你刷抖音还是朋友圈?
02 点线面体,你停留在哪一层?
今天我当然不是来讨论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趋势的。
这篇《下一步,离开微信公众号?》文章里给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话,是这个做了好几年公众号运营的年轻女孩表示:
她建议追随流量脚步,组建自己的视频团队,老板同意了。
但是他们中却没有人会视频制作,只能全部外包。
但外包总无法看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双方只能不欢而散。
她说:
过去我们赚的都是easy money。
这件事之后我发现,我就知道公众号,其他什么都不懂。
视频不懂,管理不懂。
通过公众号赚了这么多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能力带来的。
我觉得这段话其实才说中了核心。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如同坐上了火箭,飞速前进还能赚到很多钱,那肯定和TA自身有很大关系。
但是,仅仅是TA自身吗?
我知道一个90后的自媒体运营“老师”,出身很低,没上过什么学,什么社会底层的工作都干过。他因为一些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新媒体,搭上了这列快车,依靠自己的勤奋摸索出了一套新媒体运营的经验,现在年入百万起。
我还知道一个比我们年长一些的IT理工男,十多年前毕业进入了一家IT创业公司拿到原始股,没几年公司上市了,他套现后进入另一家成长期的IT创业公司,过了几年第二家公司又上市了。这两波下来他便财务自由,去东南亚一个小岛上天天潜水去了。
十年前如果你把身上所有的钱拿来买了套房,可能现在赚得比你努力工作了十年多。
十年前如果你把身上所有的钱拿来买了腾讯的股票,可能你已经半个财富自由了。
梁宁老师在得到课程《产品思维30讲》中讲到:
一个人就是一个点,这个点会身处一条线,这条线身处一个面,这个面又归属于一个体。
你自己是一个点,你所在的公司是一条线,你在的行业是一个面,国家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体。
一个点再努力,处在一个衰落的面上,崩塌的体上,最终也是悲剧。
一个点再无知,处在一个飞速向上的面上,坐着火箭的体上,也能活得不错。
所以,如果过得不好,想想除了自己个体这个点,还有没有面和体的原因?
除了自己疯狂努力之外,有没有可能搭上更好的面和体,乘风而行呢?
同样地,如果毫不费劲就过得太好,像文章中这个女孩一样,年纪轻轻地就赚了好多钱,觉得是自己能力超群,那么也要谨慎想想,是不是只是自己狗屎运好,搭上了飞速上升的面和体?
如果三年后河东变河西,你所在的面和体不再飞速上升,潮退以后,会不会发现自己在裸泳呢?
点线面体,三维结构。
你看待工作和生活,思维停留在哪一层?
03 未来世界,是爬满肉虫的世界。
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未来世界可能和现在很不一样,也提到了,我们需要对冲人生。
不过,未来世界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未来的世界有三个特征:
1. 未来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甚至,是物联网的世界。万物互联。
2. 未来世界,是智能的世界,AI入侵。
3. 未来世界,是个体和大国崛起的世界。
以上这三点结合起来,三句话:
中国是一个正在飞速崛起的体。
个体崛起让企业的组织形式迅速收缩。
未来是几个巨人和众多侏儒一起玩的世界,是爬满肉虫的世界。
第一句,是告诉大家,恭喜大家做出了正确的投胎选择。
目前从国家层面这个体来说,中国是相当不错的,正在向上飞而不是向下崩塌。
第二句,是说现在个体变现和链接的平台越来越多,以后超级庞大繁杂的组织体系可能会越来越少,或者不断收缩。
对一个企业来说,非核心的业务会不断被外包,最后只留下核心业务。
完成一件事情一个业务,会是很多组织合作的结果。
每个组织都很小,因此社会变成很多小组织联合的模式。
第三句,就有点意味深长了。
AI开始取代硬技能相关的工作,留下我们去做软技能的工作,比如咨询就是一个软技能。
但软技能的好坏真的很难被识别出来是不是?
既然不能识别那找最有名的肯定没错了。
于是以后各行各业可能都会出现几个巨人,赚走了90%的钱,剩下的一群侏儒瓜分10%的市场。
举个不极端的例子:
信息泛滥以后,52%的10万+文章来自500强公众号,几千万“侏儒”公众号,瓜分剩余的48%。
前两天我去交通银行,门口站一萌乎乎的机器人,你一进去它就开始跟你说话,一些简单的操作它直接给你办完了,根本轮不到你去找银行职员。
在可预测的10年内,人工智能会取代我们生活中大量的可预测、重复性劳动,我们暂且把这类工作界定为身体性工作。
诸如:翻译、编辑、清扫、基础服务。
但,AI的进化速度是级数加速的。
接下来AI取代的可能就是心灵性工作了。
诸如:艺术、表达、娱乐、感知等。
目前在国外的AI研究中,已经有机器人能够在一两天的时间里,通过输入几十万首各类曲目自行学习,然后作曲。一次能作出好几百首,其中还有几首登上了热门打榜名单。
细思恐极啊。
我们觉得我们做着非机械工作,不会被取代的,努力了几十年,结果AI花了两天全会了。
所以有未来学家预计,几十年后,可能只有2%的人需要工作,这些人工作还纯粹只是为了实现自我的。
剩下的活AI干了,剩下的人,就变成了被AI养着的肉虫。
听起来也没啥不好的,我现在就想当肉虫。
不过,还是那句话,世界变化那么快,现在谁能预测未来肉虫怎么生活的呢……
04 35岁,你的人生分水岭
刚开始说到刷抖音还是朋友圈杀时间。
好几年前,还没有抖音的时候,有一天我躺在床上爽爽地刷朋友圈,然后就刷到了一篇文章。
文章名字不记得了,大概叫做:35岁是你职业的分水岭。
文章的大概意思是,你需要在35岁之前打造你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否则等你到了35岁,你会摸到一个很隐形的职场玻璃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会突然失去选择权。
那时候我二十多不到三十,看完虽然觉得有点焦虑,但是又觉得离我挺远的,没当回事。
等我快到了35这个门槛,我突然感觉自己跟祥林嫂一样,突然好想像那篇文章的作者那样,也对着二十多岁的人不停地叨逼叨逼叨:35岁之前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啊!
不然……
不然?
不然随便上猎聘或者智联招聘上搜一些职位你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基础职位不要35岁以上的人,而非基础的职位,专业要求骤然提高。
如果你过了35还没有核心竞争力,做不了高的职位,低的职位大门也会关上。
基本上你就只能等待被别人选择和安排了。
40岁以上的职场人士要做职业转换,基本上只有两种可能:被猎头挖或者自己创业。
即便如此,大家还都面临社会剧变带来的不确定性,都需要锻炼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更不要说,如果过了35岁你还需要拿着简历去招聘网站海投了。
过了35岁,要么把一份工作持续干下去,要是想换工作还需要投简历,那你的人生大概率会变成肉虫——没有选择,任人摆布。
这也正符合了抖音神一般的存在:
肉虫会越来越多,肉虫什么都没有,只有大把需要消磨的时间。
抖音我不是今天才知道,但我今天早上才下载。
因为我想看看什么魔性内容能让人不知不觉刷上两个小时。
看下除了吃自媒体这口饭需要在上面工作的人,谁这么有耐性。
看了大概三段小视频我就关掉上班去了。
我承认我老了。
比起被拍在沙滩上的00后不知道老到那里去了,以至于我现在居然没有时间可以用来“杀”。
但愿你还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