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曾梵志:1.8亿的画
内秀外秀的画坛鬼才——曾梵志(甲纸语)
关于画家曾梵志,我同样不写得太啰嗦,只列几件事。
——2013年,他的《最后的晚餐》,以1.8044亿港元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他拍卖的作品上百上千万的自然不是一件两件。
—— 曾梵志先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
——年少的曾梵志是内向的,在学校不爱说话,还经常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班上仅有的三位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这一伤痛进入《面具》系列中表现的一个瞬间。
——学校渐渐成为曾梵志厌恶的地方。16岁,初中毕业时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再上学了,由爸爸找了一个在印刷厂的工作。
——曾梵志结识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邻居,这位邻居大哥因为没有考上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闲来无事,就教曾梵志画画。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画画。
——17岁时,他与一些热爱美术的朋友到处游历,在北京和上海接触了西方的现代画家的作品,非常震惊。他立志进入艺术的殿堂学习,却因为文化课不好,连续四年高考都名落孙山。
——1987年,23岁的曾梵志终于如愿成为湖北美院油画系8名新生之一,而当年油画系的教师则有12位。
——在美院,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很大,曾梵志与苏派教学渐行渐远,他的画,评价两极分化,年纪大的反对,给他打68分,但是年轻老师给他打98分"。
——曾梵志家当时住在一所医院隔壁,他住的房子没有洗手间,因此他每天经过这家医院的走廊借用洗手间,周围或焦急或茫然的病人们逐渐成为曾梵志每日所见的必须,这也成为他日后题材之一。
——曾梵志毕业后被分到一家广告公司,他一直继续坚持从大学开始的自由创作,画肉联系列、画协和医院题材、画市井小巷的粗茶淡饭。这是重要的、带有厚实底蕴的实践。
——美国《艺术新闻》一位艺术评论的撰写者来武汉考察后,在杂志上发表了曾梵志《协和三联画》系列作品。不久,《江苏画刊》跟着刊登了此系列作品。1991年夏,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让曾梵志寄几张作品图片给他,并在香港刊物《21世纪》开始评论。
——评论对他产生世界性影响作用非常之大。宣传是艺术家和艺术及各种产品广为流传的手段之一。没有水平,宣传当然也没有用,有了厉害的本事,再有人吆喝那就是另外的高度了,如果一个人被“”地球人都知道“”了,像李嘉诚、王健林、马云、张艺谋、冯小刚、曾梵志这些人,你还愁他们活不滋润吗?。。。。。。
甲纸观点:
大画家曾梵志的成功, 主要在于对底层生活扎根很深,美院的基础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写生下过大功夫,又对国际画坛流派用心琢磨,他之也传统也现代的两条腿支撑坚实有力,加之接触和密切了评论家和广告的渲染,这些市场的运作包装等等让他有运气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2017-3-25
附:曾梵志的部分画作
《最后的晚餐》
作者甲纸:又笔名乔桥,荞麦,高级记者,省、部作协会员,在新浪、凤凰网、豆瓣网、简书网、红榜网开设有博客或专栏。微信艳阳天:whqq027.qq艳阳天:55112047.
一点小心愿: 影响有影响的人,为才华人士和草根上进的朋友吆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