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可以提炼这样的一句话:要充分关注你的行为会在目标群体心智中产生什么样的定位。
日航案例中,稻盛和夫在管理层和员工心智中塑造了正确的对于工作的定位。管理层的心智中不再认为工作是划地自封,而是管理好公司的运行;员工也不在认为工作是按照规矩、流程办事,而是发自内心为客户服务。而塑造心智中的定位,关键是精心打造该品类的第一心智阶梯。
稻盛和夫成功的关键:在员工认识工作的心智的第一阶梯塑造了:敬天爱人的思想。以后员工再想到工作,就下意识地做出了由敬天爱人指导的动作。
老大的案例最经典:老大在纷繁的工作中找出最关键的一个,做好这个工作,在集团老板认识老大的心智中就有了牢牢的第一阶梯:或是德才兼备,或是知人善任。以后集团老板再想到老大,这个第一阶梯的印象就浮上脑海。
小火车案例,在观众对于我们产品认知的品类中,第一阶梯是:熟悉。
登门槛案例,被请求贴标签的家庭,对于请求者的认知的品类中,第一阶梯是:容易做到。
俞敏洪案例,为自己设定目标,对于自己创业举动的认知的品类,第一阶梯是:踏实。
曾国藩案例,士兵对于打仗的认识这一品类中,第一阶梯是:忠君爱国。所以能舍生忘死,以一当十。
如果我们把一切成交都是因为爱,作为自己认识客户的品类的第一阶梯,而不是赚客户的钱,才会这种做到从每一个角度、细节关心客户,才会迅速推进客情关系。
稻盛和夫创建阿米巴的目标是:服从他的控制且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组织。
提炼关键词:服从,灵活。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在制度或结构和领导人两方面努力。分别单爆:
要达到灵活,制度上:让其自行制定团队奋斗计划,团队独立核算依靠团队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
要达到服从,结构上:需要构建精细的部门独立核算管理机制,就可以掌握各阿米巴经营状况,掌握了动向就方便了管理。
所以,关键在于阿米巴团队领导人的塑造:既要有经营意识,又要服从稻盛的领导。
参见国内的做法,老板的做法很少有用心的,即使用心,也用在了和分公司领导的博弈上。张瑞敏“自主经济体”的做法更像是让分公司之间保持较高的竞争压力,方便老板控制也督促了他们拼命干活。
而稻盛和夫的做法是:“所有员工拥有统一的经营哲学也就是统一的思维模式。”对于团队领导人,构建起的哲学观会让他的经营意识更符合公司的大方向,哲学观也会衍生出忠诚、奉献等精神,杜绝了利己思想的产生。
对于员工,正确的哲学观会让他真正服务好客户,同时对领导的利己做法表示反对抗议,这样遏制了团队领导人僭越的行为。
总结:稻盛和夫的做法:管理一个团队,只有充分关注每个人的心智和思想观念,才会引发深层次、大面积的改变。以术御人不会改变员工的每个行为习惯,也不会让所有员工都改变。
6�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