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专家指出,强迫症的发生和个人的性格特征紧密相关,你中招了吗?

专家指出,强迫症的发生和个人的性格特征紧密相关,你中招了吗?

作者: 睿汐ghy | 来源:发表于2020-01-16 23:37 被阅读0次

    提起强迫症,现代人似乎并不陌生:“手机强迫症”、“晚睡强迫症”、“爱情强迫症”是人们挂在嘴边的词语,甚至朋友间经常以此打趣对方。但是关于强迫症,我们真正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在专业医师和强迫症患者的心中,“强迫症”这三个字的含义,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多病因,治愈难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以重复出现明知不合理但又无法摆脱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指患者反复出现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想法,即使意识到这样不对却无法控制;

    强迫行为主要指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

    迄今为止,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只是有研究表明,可能与个人性格特点、遗传因素、生活事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病区孙春云主任告诉记者:“强迫症患者所遇到诱发事件,并不是特别难以承受的,有的是很常见的事情,说明强迫症跟大脑的物质基础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学界也公认,脑科学的突破,有助于强迫症治疗方法的升级。”

    大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科学家对患者大脑进行生物、化学、组织学等微观层面的研究时发现,确实存在器质性改变,但就现有的CT、核磁、脑电图等医疗手段来看,还无法确定与大脑哪个功能区有关。

    其次,强迫症的发生和个人的性格特征紧密相关——追求完美、过于理智、内心脆弱、偏执、无安全感的人,在遭遇不良生活事件的时候,更易发生强迫症。

    孙主任指出,有的人十分克制自己的情绪,对自身有诸多道德层面要求,出现不满、愤怒等不良情绪时,若不能及时、恰当地宣泄出来,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强迫症的倾向;

    有的人因为压力大等原因,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中,习惯于用重复的动作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而不是通过调整生活节奏、交谈、倾诉来放松心情,这类人也更容易患强迫症。

    另外,强迫症的发生和遗传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资料表明,同卵双生中的一方患强迫症,另一方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与之相比,单卵单胎的兄弟姐妹中,一个患强迫症,另外一方患病的几率会低很多。

    心理疾患除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外,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学习,强迫症也不例外。孙春云主任说:“强迫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症状干扰,症状占据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让人无法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有强迫思维的人会强迫性地怀疑、担忧、害怕,有强迫症状的人,则会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重复地洗手等,很多患者二者兼具,根本没有精力做其他事情。”

    此外,强迫症还有可能并发抑郁、焦虑障碍、抽动障碍、人格障碍等疾患,对个人、家庭及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对症治疗,双管齐下

    由于发病机理尚未明确,因此强迫症的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即对症治疗,如缓解焦虑、克服抑郁等。

    目前,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

    虽然强迫症发病的原因有待探索,但是有资料表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患病的重要原因,如DA功能障碍、谷氨酸含量升高等、Sigma-1受体不足、5-HT功能低下等。

    因此,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也多以这几方面为主。

    强迫症的发生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适合强迫症的心理疗法多种多样,如森田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心理剧疗法等。

    森田疗法的核心理念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心理医生通过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帮助其认清强迫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逐步接受这些症状,进而缓解、消除症状。

    森田疗法在强迫症的治疗中较为常见,对患者有较好的帮助。

    其次,认知行为疗法也是治疗强迫症的重要疗法,是公认的有效的心理疗法之一。

    该疗法是通过改变强迫症患者的思维、信念和行为,从而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孙主任告诉记者,部分患者具有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刻板等性格特征,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通过谈话帮助患者塑造开朗、积极的心态,引导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缓解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例如,有的患者因为对某个人的厌恶和愤怒,发展到对这个人所接触过的物品都十分厌恶,以至于自己触碰到之后,需要反复清洁双手和衣服。

    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然后通过空椅子技术等方式合理疏泄,使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和解脱。

    由于强迫症的特殊性,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都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强迫症的治疗周期长,康复效果需要持续巩固。

    对于服药的患者来说,症状缓解之后,应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服药时间,以加强治疗的效果;

    心理治疗也与此相同,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之后,若能继续坚持三到五年的治疗,恢复情况较为乐观。

    孙主任说:“心理治疗每个周期需10次左右,每次谈话50分钟,保持在每周一到两次的频率。病人应保证治疗的持续性,仅靠三五个月的治疗,就想达到一劳永逸不犯病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性格情绪的改变是缓慢的过程,病人恢复到不必要用强迫症状表达心理需要,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次,家人的理解和包容,在强迫症患者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强迫症在临床上的治疗较为困难,专业的医生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很多患者都是在症状得到改善之后,仍带着一定的症状生活,因此家人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对强迫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患者得到家人的理解,能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不需要用症状作为情绪的出口。

    家人的误解、否定和批评,容易加剧患者的不良情绪,带来病情的反复发作。

    孙主任指出,知识系统较好的家庭,患者更容易得到理解,她建议必要的时候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即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接受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为患者创造温馨、和谐的康复环境。

    合理宣泄,积极应对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怀疑自己有强迫倾向,就像前文提到的“晚睡强迫”、“恋爱强迫”等。

    针对此种现象,孙主任认为,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患,其确诊有一定的临床标准,不符合则就不属于强迫症的范畴。

    例如,有的人习惯晚睡,一定要到某个时间点之后才能入睡,这是个人生活习惯问题,并非医学意义上的强迫行为;

    有的人爱干净,出门回来之后要洗手、换衣服,这属于生活方式,如果回来之后反复地清洁,以至于清洗多遍之后还不放心,继续洗手、洗衣服,这就带有强迫症的倾向了。

    所以,大众要区分清楚强迫症与生活习惯的差异,避免陷入“自己吓自己”的窘境。若发现某种行为确实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长期遭受困扰,要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其次,强迫症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促成的,个人能够左右的,就是尊重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允许情绪得到释放。

    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纠正性格中过于追求完美、苛刻、消极悲观的特点,尊重精神活动的规律。

    再次,预防强迫症,要从健康生活方式做起,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最重要的是保障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强迫症等心理疾患的重要条件。

    另外,对于已患强迫症的患者来说,应认清疾病特征及以发展变化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接受疾病带来的影响。

    而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纠正性格中焦虑、紧张、无安全感、过于理智等特质,加强与医生的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家指出,强迫症的发生和个人的性格特征紧密相关,你中招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iq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