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灵之约浮生小记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作者: 石了石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7:18 被阅读2次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听过出自这本书的名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第一个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是哈桑,哈桑给我的最深印象是,忠诚,同时他渴望阿米尔少爷可以和他成为真心朋友,就像他爸爸阿里和老爷那样,但是年少时的阿米尔却总是让人失望,阿米尔一次又一次的伤了哈桑的心,但是哈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他,并且永远的记住他的好。

哈桑是喀布尔最厉害的追风筝的人,他不用看风筝就能清楚的知道风筝最终会落到哪个位置。然而事情的变故也是从追风筝开始的。为了在爸爸面前证明自己的阿米尔一心想要赢得一次风筝大赛的冠军,终于在一次大赛中他割断了除了他的风筝以外的最后一个风筝,于是他激动的叫哈桑去把那个风筝带回来,哈桑知道只要他把风筝带回来阿米尔就会很开兴,而他也有把握一定能拿回那个风筝,所以他当然愿意为他去追,于是他对阿米尔说出了那句让阿米尔记住一辈子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看到这里时心头一愣,莫名的觉得十分感动,阿米尔能有哈桑这样的朋友真是他的福气,这样的朋友太难得。可是,我说过少年时的阿米尔总是让人失望。哈桑愿意在阿米尔出事的豁出命相保,但是阿米尔却在哈桑遇险时选择了逃避,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阿米尔一点都不像他的父亲,而哈桑更加的有阿米尔父亲身上的那种勇敢与正义。哈桑在拿回风筝的路上遭到了阿塞夫一伙人的恶意报复,阿米尔本有机会阻止,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波及他遵从了自己的第一反应选择躲起来袖手旁观。年少时的阿米尔还真是让人失望,他怎么忍心就这样看着对他这么好的哈桑就这样在他面前被人凌辱。到最后,他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找到哈桑,哈桑还没忘把他要的风筝给他。就算是之后哈桑知道了阿米尔少爷知道他被凌辱也不出来相救他也还是选择原谅,并且想要主动和他和好,单纯又过分忠诚的哈桑啊,真是让人心疼的哈桑。

不过,阿米尔此后一直活在自责中。他曾拿石榴扔向哈桑,并叫哈桑还手,但他明明知道哈桑是不可能会还手的,他骂哈桑是个不敢还手的懦夫,其实他自己心里知道,这哪里是在说哈桑啊,明明就是在说他自己,他对自己的懦夫性格感到愤恨,对那件无法挽回的事感到懊恼,对自己对哈桑造成伤害却不敢对他说对不起感到恼怒。不过仔细想想从小养尊处优的少爷阿米尔,遇上麻烦事时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保全自己,所以在那样的环境下也不能完全怪罪于阿米尔吧。都说遇上灾难,留下来的人过的还不如死去的人,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但是活下来的人却要一辈子背负愧疚生活在这个世界。所以我想虽然阿米尔没有遭受到凌辱,但是他心中的愧疚会伴随他往后的一生,或许这就是对他的惩罚吧。

不过阿米尔算是幸运的人了,毕竟他得到了弥补的机会。在二十多年后,由于接到拉辛的电话他决定重返白沙瓦,但这一次的重返却揭开了一个深藏了几十年的大秘密。

原来阿米尔和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待哈桑这么好,为什么在他试探父亲说能否换仆人的时候父亲会激动的说哈桑属于这个家,哈桑哪里都不去,也明白了为什么父亲在给他那辆车的那个夜晚发出要是哈桑也在的话就好了的感叹。但是他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接受不了在他心中这么伟大的父亲居然也曾犯下这样的错误,接受不了哈桑居然是他有血缘关系的兄弟而他却有愧于他。随后拉辛说起关于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索拉博身陷战事纷纷的阿富汗,他希望阿米尔能够去解救索拉博。尽管阿米尔一开始也犹豫、害怕,甚至拒绝,但是这次他战胜了他的懦弱,选择了前往战事纷纷的阿富汗,选择去解救哈桑的儿子。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个向报答哈桑的机会,一个解救自己内心的机会。

从白沙瓦到阿富汗,法里德成为了阿米尔的好搭档。在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把索拉博带到了相对安全的白沙瓦,阿米尔拜托法里德再帮他一件事,这时的法里德和哈桑说了一样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听到这句话后阿米尔哭了起来,这句话不仅让他十分感动也让他想起了哈桑,哈桑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由于种种原因,阿米尔决定带索拉博去美国,索拉博在犹豫中选择了同意前往。但他们遇上了麻烦,由于种种原因索拉博拿不到去美国的长期签证而阿米尔也没法通过合法的手续收养他,如果想要拿到签证就必须让索拉博在当地的孤儿院待上一年再办手续,但是阿米尔已经对索拉博做过承诺一定不会让他进孤儿院一定会把他带回美国。阿米尔试图与索拉博沟通,但是喀布尔的孤儿院早已给索拉博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怎么也不愿意去孤儿院,心灰意冷的索拉博以为自己将会被抛弃,于是当晚他在浴室里割腕自杀,其实在当天晚上事情就得到了解决,但是索拉博还没等到好消息就选择了自杀,好在最后他被救回。虽然命被救回但是心却死了,他也不再相信阿米尔,最终他选择了任命运摆布而不反抗。后来他与阿米尔一同回到美国,但是却一直郁郁寡欢,也不愿与外界交流。

好在一年后,风筝再次连接起了阿米尔与索拉博,索拉博的心扉也终于愿意打开。故事的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并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从前哈桑为阿米尔甘愿做那个追风筝的人,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甘愿做那个追风筝的人。

故事始于风筝,结束时也是风筝。以风筝为线索,贯穿全文。风筝对于阿米尔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风筝那么简单的东西,在阿米尔看来,风筝可以连接他与哈桑、父亲以及索拉博之间的友情、亲情,风筝象征着很多东西,而追到风筝也就意味着他将得到这些友情、亲情,得到自我的认可。

译者在最后说:“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我想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每个人都想要成为自己心中美好的样子,所以这世上有这么多的人在不停的追,不停的向前跑。

相关文章

  • 《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1.整本书我大概花了10多余小时才完完整整看完,了解到整本书的内容也和他本人的亲身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里面有他...

  • 《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本《追风筝的人》,我买来已经很久了,一直搁置在床头,未曾翻看。如果不是最近参加的一个...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第一次看胡赛尼的原著是在两年前,至今唯一记忆深刻的就是结尾处的那句 "为你,千千万万遍" 感动处是哈桑的善良和忠诚...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今年春节时,有的人去走访亲朋好友,有的人去游山玩水,有的人去影院观影,而我读了一本好书——《追...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通读《追风筝的人》这篇文章后,脑海里一直回响着: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 文...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掩卷.那些故事那些人又在脑海里一一回现,就好像亲历一般,以旁观者的视角,见证阿米尔、哈桑、阿米尔父亲、索拉...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文/华春 最近利用课余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人性的思考的国外文学书籍,文中提到了友情,亲情,爱情以及...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读完卡勤德·胡赛尼写的《追风筝的人》,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细腻动人、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它丰富我人生“阅历”的...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怀着极其压抑的心情看完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当再一次读到“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时,眼眶已经被雾气弥漫。 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kb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