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到一个博主发了这样一段话:
大家都以为读文学作品,读小说叫阅读,这个完全是错的。
这个学校推荐书目,那个学校推荐书目:简爱、傲慢与偏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些不值得读的东西。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非虚构阅读:政治、经济、历史、哲学……
对真实的世界先有一个了解,然后才知道
文学作品它是成长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面开出来的一朵花。
这朵花,你可看可不看,重点是这个花生长的这片土壤、这片环境你得先知道。否则,你以为这个世界完全是由花组成的。
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他完全以为这个世界就是由花组成的,他会把文学作品里的情节套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叫书呆子,谁叫书呆子呢?
——培霖
这个观点令人深思。
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受害者,书读得多了,电视看得多了,真的就以为,这个世界就是电视里演的那样,书本里写的那样,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我也是到三十几岁才醒悟过来,原来世界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的,原来我一直是活在童话世界里的。
还好,我醒悟了。还好我现在也爱上了非虚构,而且似乎对非虚构情有独钟,这些记录丰富了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原来的我,似乎是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我所活在的是我脑海里的世界。
所以,我很赞同这个博主的观点,孩子们可以读童话作品也可以读文学作品,但到达了一定年龄就一定要读非虚构作品,特别是青少年,这对孩子们世界观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读,但要明白虚构的文学作品或许只是我们的梦。它能把美好描写得更美好,悲痛地描写得更悲痛,曲折的描写得更曲折,惊喜的描写得更惊喜……文学作品它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将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之前听说过一个观点,说不要告诉孩子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实的,让她们自己去体会。当时觉得似乎有点道理,但又不能说服自己去完全赞同。或许持这种观点的人,不过是希望给孩子们、给这个世界留点童真在里面,好让他们能过得更好一些。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样的童真,让这些人陷入到虚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无法再融入到这个现实的世界中。
保持童真是内心的一种感受,在我们了解了这个现实的世界之后,我们仍有能力保持童真,这才是我们所要修炼的“真金不怕火炼”的状态,而不是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看不清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那几天在读什么时代的书,自己好像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思考那本书的内容,会不自觉地表达出书中的看法和想法,那这和生活在那个时代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挂钩,也可以说在那个瞬间,的确就是生活在那个世界里的。
但是那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吗?主人公的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吗?主人公的选择是我们的选择吗?
当然,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有多少人因为文学作品而改变了命运,这是不可否认的。
文学作品我也爱读,但是不要让自己陷入童话世界里,这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把锁的钥匙,是放在读者的手里的。书它原本就在那里,重点是你怎么去读、怎么去认为、能收获什么、又将如何去使用它。
马克思读书是充满批判精神的,而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们都是只会选择接受的,那么什么时候该给孩子们植入批判性思想,也是家长和老师们所要解决的现实中的问题。有时候,适当地指引,是可以使孩子们少走很多弯路的。
越来越发现,一个问题,是没有办法拿出来探讨的,或许这样是对的,或许这样也是不对的,或许不同情况下思考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就看个人如何去理解了。公说公有道,婆说婆有理!终究只是表达个人观点而已,赞同者就站在一起不赞同就离去,仅此而已!
也或许今天我赞同这个人的这个观点,明天我又不赞同他的别的观点;也或许今天我赞同这件事的这个解决方案,过段时间又自己将它推翻,都是有可能的。
马克思也经常都是这样的,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在不断进步的一种简单的方法。
读书,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清楚,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自己是不是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并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和状态。
然后再去确定自己想要去到哪个世界,去了解那里的人,去看那里的事,去获取那里的知识、去汲取那里的能量……
而且还要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只是穿越了一趟,到那里观了一场那里的世界,完了,我还要再穿越回来的。而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是不同的。不要奢望在那个世界里看到的东西,还能在这个世界里得到。书中的品格我们可以修养,但是各种奇遇偏爱,还是不要妄想。
“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意,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原来鼓励大家读书,都是用这样的话语的,而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相信这样的话语。
当代的成功人士,也大多是热爱读书的,不读书而成功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能走到大众眼前的人们,大多数都有着每天读书的习惯。林肯、奥巴马、比尔盖茨、巴菲特、俞敏洪……太多太多了!
但是读书你要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读什么样的书。想要赚钱就读教你赚钱的书,想要当政界人物就读政界类的书,想要活在文学的世界里可以读文学书籍,想要成为IT精英就读信息技术类书籍……现代书籍,简直分类太多了,想要成为什么,你就去吸取什么!
想成功,你天天光消遣,那成功便遥不可及;想有钱,你却天天光打游戏,那有钱也遥不可及;想健康,你天天光熬夜,那健康也遥不可及;想技艺超群,你却天天勾心斗角,那技艺超群也遥不可及……
记得,想要什么,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不然谁来帮助你?现在已经不是靠体力吃饭的时代了,哪个人不得丰富自己的大脑,不然只能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
记得,我们不是活在虚幻里,畅游够了,要记得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