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化痰散淤方

化痰散淤方

作者: 柔弱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3-02 15:42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人身诸病,多因痰湿,瘀血,送你一剂双合汤。

中医称甲状腺结节为瘿瘤,乳腺结节为乳癖。这些疾病的根源中医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痰瘀互结。

什么是痰?

这里所说痰,指流窜于身体经络中的无形之痰,源于体内水湿不化凝聚而成。多是因为外感阴邪、情志失调、饮食失宜等原因引起的肺、脾、肾等各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所致。

中医认为肺是相傅之官,主治节。就是说肺是人体的宰相,掌管着我们的呼吸,调节体内气血的运行,管理体内各脏腑的功能。一旦我们的肺气升降失去秩序,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气行血行,气血运行就容易紊乱,津液不化,聚积生痰。

中医也讲到,脾生痰之源,主运化。脾脏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再者,就是运化水湿,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身体水液代谢的平衡。一旦我们的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减弱,体内水湿就会停聚,生成痰饮。

中医还讲到,肾是水脏,主开阖。肾脏负责调节我们体内水液的平衡,体内水液的分布和排泄,都需要依靠肾气的开阖。一旦肾气亏损,肾阳不足,开阖出现问题,体内水湿容易向上行走,水湿不排,形成痰液。

谈完了痰的产生。我们再来聊一聊,什么是瘀。

痰瘀互结中的瘀,主要说的是血瘀。什么是血瘀呢?

血瘀主要指离开经脉的血气不能及时地消散在体内各处,滞留于某一固定的位置,或者体内血流运行不畅,循环受阻,淤积在经络或者脏器之内,凝结在一起的状态。

当然,痰和瘀往往是不分彼此的。痰浊在经络中流窜聚积,淤堵气血的正常运行,就会引发血瘀。血瘀日久,就容易生热灼烧津液,炼血为瘀,聚而成痰。

怎么解决痰瘀互结的状况!中医就有个很好的方子,叫作双合汤,出自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由桃红四物汤和二陈汤甲加减化裁而来,故得此名。

方子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陈皮、半夏、白茯苓、桃仁、红花、白芥子、甘草等组成。

此方妙在,

1、健脾化痰: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芥子。

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陈皮健脾理气,甘草补脾益气,边界自利气散结。5味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痰利湿之功效。不但强健脾胃,还可以消灭生痰之源;又可以打散全身各处的痰结,燥化体内各处的痰湿,理气益气、使气机条达;破滞开郁,气顺则痰湿自散,淤堵自消。

2、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红花、桃仁。

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熟地滋阴补血,白芍养血柔肝和营,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6药合用,具有补血养血,活血散瘀的功效。不但可以破除体内瘀血,还可以生新血,使体内血液流通顺畅,循环复生。

痰湿除,瘀血散,结节自然不再复生。

相关文章

  • 煲汤,喝汤宜忌 3

    桂花宜与鸭肉或核桃仁做汤 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化痰、散淤的功效,是治疗痰淤、咳喘、牙痛、口臭的良药。鸭肉具有滋阴补虚...

  • 基础油不闲置 | 沙棘果油---一款可以看到“星星”的油脂

    ?沙棘果是唯一一种在果肉里就含有2%的油脂植物,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淤之功效。 ?沙棘果油能保护...

  • 痰湿和瘀堵只要两种草药

    痰湿瘀堵消除方法 消积化滞祛湿化痰,打通淤堵,就两味药可以消积化滞,祛湿化痰,打通这种瘀堵。 我们有...

  • 润燥化痰剂: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 贝母瓜蒌天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 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 血淤体质者的饮食调养

    血淤体质的人血行不畅,甚至淤血内阻,饮食上宜温散化淤,调畅气机。 因此应选用具有行气活血、温散化淤、健脾益气的食物...

  • 张仲景的减肥方

    医圣张仲景的减肥方,枳实和白术两味药,泡水喝就行,简单方便。 枳实,化痰散痞,破气消积。枳实可以通利九窍,同时能够...

  • 化痰止咳丸方

    制法 :用荆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桑白皮 甘草各一两 均生研极细末 另加生萝卜子二两研,再用枇杷...

  • 温胆汤

    温胆汤为千年祛湿化痰的古方,配方为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半夏辛温善散,辛能理气开郁,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所...

  • 20220414化痰止咳平喘药1

    本周学习了化痰药,止咳平喘药还在学习,再忙也不能找借口。 化痰药:半夏,(温祛脾胃湿痰,痰厥头痛,降逆止呕,消痞散...

  • 消瘰丸

    主治痰火凝结之瘰疬痰核,具有清润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方用玄参滋阴降火,苦咸消瘰;贝母化痰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化痰散淤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pj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