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追逐

作者: 阿呆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18:46 被阅读32次

闺女问我阿富汗战争怎么打了那么多年,我七柺八拐的给她绕到《追风筝的人》,对我的天马行空式滔滔难绝的唠叨,闺女向来只有两种反应——要么听得津津有味,要么烦要命直接给我卡掉,这次是后一种,没引起她的兴趣,我自己倒重新挑起那本书的印象,几年前看的了,细节早已经模糊晕染,模糊中恍惚记得温情,残酷,抛弃,救赎这样的元素,又翻一遍,梳理一下读后感。

1,关于阿 富 汗,在这本书以前,我能想到的关键词是贫困,战 乱,恐 怖,和文明缺失,脑中闪过的是新闻里一张张漠然呆滞的面孔,一片片焦黄、丁点儿绿色都没有的丘陵地,看完这本书后,明白了人性是全人类共通的,不管好的坏的,大体都差不多,和文明程度不是太有关。

阿米尔回忆中喀布尔温情脉脉的社会生活,街道、集市、聚会、节日,阿米尔爷爷和爸爸身上那些闪亮的品质,正直勇敢、不畏强权,逆境坚强自立、道义担当,书中零星出现的善良质朴的普通人,无不是一个民族精神底蕴与气质品质的集合凝聚。

何以追逐

2,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要超越自己良知底线,如果一时心智混乱盲目突破,良心债肯定要背负一辈子,从此不得安宁,总有一天,这债沉重到你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偿还,来拯救自己的良知和灵魂。

有位上师说,有生就有灭,有聚就有散,这不过是事物平常的状态,坚强或者脆弱,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会继续。

日以继夜从出生始自死亡终的生活,我们不断面临各种取舍抉择,所能掌控、改变的少之又少,哪怕在自己掌控范围内,能做到正确取舍也不那么容易,取舍犯难的时候,不如抛开各种思量,以良知为唯一准绳,问问它,哪种取舍能让它安然不乱,哪种取舍日后想起使它愈加泰然。

3,人生来就是为经历苦难,大块大块的难掺杂小块小块的快乐,一份适宜而美好的爱情是苦难人生最好的慰藉,是糟糕人生最有力的支撑,如果遇见,是上苍悲悯眷念,一定要好好珍惜。

一本好书,怎么能少得了爱情题材,阿米尔和索拉雅从相识到相爱到结婚,过程虽然作者普通、平淡地诉说,依然能感觉出俩人爱的浪漫和甜蜜,像所有好感情一样,他们爱得踏实坚定,不需要誓言佐证,从确定的那刻起,一锤定音直指终老。

也正是索拉雅的爱,支撑起阿米尔的救赎之旅,陪伴他度过重返阿富汗救哈桑儿子索拉博那段残酷凶险的日子。这种不用言说的彼此间毫无犹疑的支撑依靠,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和交代。

何以追逐

4,人活一生,再没有比拥有一个有品质的朋友更幸运的事儿。

有人说,事实永远比想象更神奇,甚至更残酷,在冰冷的事实面前,无所不知的幻象会破灭,取而代之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失控感。

人活一生,不知要遭受多少次这样的恐惧与失控,单单靠自己的力量趟过去,太难太辛苦,这种时候,除了家人,最能给我们以支撑和援助的就是朋友了。

阿米尔和哈桑是主仆,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玩伴。阿米尔一直在隐隐嫉妒哈桑的聪慧勇敢,而哈桑从来对他坦诚相待,全力以赴。

真挚的情感向来质朴天然,超越等级、身份、地位,哈桑对阿米尔的维护照顾,并不仅仅因为主仆关系,更多出于小伙伴情意。“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对阿米尔友情的誓言,简单朴素但铿锵有力。他知道自己受辱时阿米尔就在不远处却没有挺身救助,依然在阿米尔诬陷自己时选择了维护,绝不仅仅是为忠诚于阿米尔,更是为忠诚于友谊。

何以追逐

哈桑受辱,阿米尔眼睁睁看着却最终选择了逃避,是整个故事的节眼,当时阿米尔的心理是复杂的,既有对恶势力的恐惧,父亲出于赎罪对哈桑难以隐藏的关爱,也让阿米尔嫉妒。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再没有比单纯用好坏去定义一个人更粗暴的事儿了。

除了阿米尔与哈桑,还有一段重要但没有被刻意凸显的友情,拉辛汗与阿米尔爸爸之间的,因为拉辛汗的存在,我相信,有一种朋友是上帝派来指引我们的天使,要好好珍惜。阿米尔与爸爸两个人各自的良心救赎,都离不开拉辛汗的帮助引导,“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像一个智者,在迷雾纷乱中给阿米尔点亮救赎之光,某种意义上说,拉辛汗就是阿米尔父子俩的照护天使。

何以追逐

5,尽管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还不很完美,但我依然为自己生活在这里而心存感激,我们可能无法想象,一个因战乱失去正常社会秩序的生存环境有多么可怕,绝对不仅仅是新闻画面里出现的那一群背井离乡的难 民那么简单,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开,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恶与残酷毫无限制恣意横行,人性、尊严被轻易践踏,人间形同地狱。

6,我坚持认为,最美好的人性往往被所谓社会最底层的人所演绎和展现,最纯粹的、最直接的、最生动的情义也在他们那里。麻木无知愚昧只是他们极小面积标签之一,关于人性与情义,他们没有精英层那么会表达、表达的那么生动,但不管具备多少,他们一直在身体力行。

就像邓超演的烈日灼心里的那仨兄弟,他们心甘情愿为自己良知买单,哪怕最后代价远远超出自己当初所犯错误。

书封有句话,说作者“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灰尘,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毋庸置疑,他非常成功地做到了。实际远远不止,他不仅拂去了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灰尘,还拂去了全世界所有弱势民族、弱势群体面孔上的灰尘,具体到我们身边每天眼所能见的,他们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漠然迟钝,他们也有丰厚的感情,甚至比我们更丰沛的灵魂。

何以追逐

亘古至今,人性从来没有阶级、身份、地位、贫富的区别,上苍对万物一视同仁。

初次看这本书,是几年前某几个冬夜,时间漫长凝滞,一碟碧根果,一杯温热的即墨老酒,让所有跟这本书有关的记忆,都奇怪地过滤掉残酷疼痛,只剩香气氤氲,余味厚重悠长。

一如生活既往。

相关文章

  • 何以追逐

    闺女问我阿富汗战争怎么打了那么多年,我七柺八拐的给她绕到《追风筝的人》,对我的天马行空式滔滔难绝的唠叨,闺女向来只...

  • 【性灵哲思】:啥子样的他欸?

    ★❤ 他,是一位,追逐知识的人。【何以他追逐?】 他,是一位,追求真理的人。【何以他追求?】 他,是一位,在他的想...

  • 追问板山

    你何以雄浑?何以巍峨?何以壮美?何以坚强?何以执着?何以冷峻?何以屹立?何以沉默?何以延绵?何以博大?何以深情?何...

  • 浮躁的你不适合摄影

    静是浮躁的对立,而浮躁来自追逐的欲望安静是生命的力量,也是生命的艺术——张炜《安静的力量》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可知情深

    悟, 归路, 竟歧途? 斜阳草树, 何以孤舟渡? 青梅竹马玉漱, 恰离恨最苦默数。 一朝远去再难追逐, 月下影只虚...

  • 【020 最不想做的事】不知为何

    何以不自省,何以少闻事。 何以少翻卷,何以呆度时。 何以不行文,何以不思学。 何以驻家宅,何以不相约。 空空度空日...

  • 2018-05-03

    何以沐春风, 何以采莲藕。 何以摘硕果, 何以拾素雪。

  • 你和任何人的相遇都是缘分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

  • 欧阳少恭

    何以飘零去, 何以少团栾。 何以离别久, 何以不得安。

  • 何以秋空悲益炙,何以春深怨何迟。 何以月圆非昨日,何以怀伤聊赋诗。 何以空斋徒寥怅,何以蹉跎竟无成。 何以长厢唯寂...

网友评论

  • 7d9d3e4f54e1: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讲的就是人性。

本文标题:何以追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pr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