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呱呱坠地,母亲的一颗心便全拴在我的身上。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话一点不假。只是母亲用她手中的针线连接起了我与她之间的盈盈一线和无限担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嫁给了父亲。贫困的生活所迫,母亲做起了针线活贴补家用。缝纫机成了家里唯一的大件家具。每当我围着家里那个7平方的小屋玩耍时,“昂昂昂”的缝纫机声,从母亲的脚下,不断地传出。重复单调的声音里充满了母亲吃苦勤劳的精神和对家无限的热爱。
③小时候,我的衣服都是母亲亲自裁、亲自做,亲自缝。炎炎夏日,烈日当空。那7平方的小屋成了蒸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来到她的身边,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她低头仔细看着布料,双手轻轻向前推,布料迅速从缝纫机上的针眼穿过,做好的布料像波浪,慢慢落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小山。一颗颗晶莹的汗珠从她的脸上划下,留下了一道道汗迹。我站在一旁问:“衣服就是这样做出来了的吗?”她看了看我,擦擦脸上的汗,笑着说道:“是呀,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随即又用警告的口吻说:“去外边玩去,这里太热。”我似懂非懂地走到门外,继续我的游戏。她却一日复一日的工作。
有时,她会把做好的布料全部打包,一手拎着布,一手拉着我,赶紧送往街上的一家裁缝店。路上她常对我说:“记住,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阳光照在她布满汗水的脸上,反射出萤萤光亮,更显清晰。这话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太过深奥,我不懂。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树叶绿了,黄了,又绿了,又黄了......
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换了更大面积的房子,又买了彩电、冰箱、洗服机等许多家用电器。母亲的勤劳极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水平。家里成天除了“昂昂昂”的缝纫机声响外,就是母亲最喜欢说那句话:“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母亲文化不高,说不好大道理,却用身体力行的行为,默默浸润我、鼓励我,对我起到了润物无声地教育作用。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极好。每当想偷懒时,母亲的话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就像雷雷的鼓声,使我在面对困难时,勇于解决而绝不轻易放弃。
我结婚之后有年暑假回家,恰逢她在做衣服。还是那样的炎炎夏日,烈日当空,不同的是母亲头发掉了许多,隐隐都能看见头皮,腰也弯了,眼也花了,脸颊上布满了“沟沟壑壑”的皱纹。母亲看着我,笑着说:“帮孙女缝个护袖。这行整整干了40年,如今终于可以歇歇,只给自家人缝补缝补了”说罢,长出气似的叹了一声,起身,望向窗外。有些浑浊的眼睛里闪出留恋的光芒。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一针一线做出的是衣服,实际上是母亲深深的爱。
我的童年被母亲的一针一线穿起,那些没有品牌的衣服,或许是我那迷糊童年留给我的最后一点念想吧,其实那些衣服又何尝不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品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