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和宫:行“和”之善

万和宫:行“和”之善

作者: 时代风采专题7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9:44 被阅读7次

             万和宫的设计和建设凝聚和展现的是王殿明的情怀和梦想。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就是一个整体。在前半生的奋斗当中,王殿明上过当、受过骗、遇到过挫折,正因为如此,他更加希望这个社会一如人们期盼中的那般美好。“现代这个社会更需要‘和’”,王殿明说,和是很多美好情感的纲,邻里和睦,兄友弟恭,常怀感恩之心,常行善意之举。但是随着经济大潮的涌来,这些思想已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渐行渐远,或者已渐渐被一些其他的愿望所替代。走出农村大半辈子的王殿明,已经拥有了足够让自己后半生衣食无忧的财富,但他常怀念的还是儿时的生活,希望那些美好的情感能够永远存在于家乡的气息当中。

           王殿明的祖辈和父辈都是勤劳善良、重情尚义、善于助人而又崇礼重教的农民,所以他从小就受到父母乐辈好施品行的影响,长存慈悲之心。他曾追忆儿时的一段经历:“一个上门乞讨的老人来到我们家门口,娘把家里仅有的半块窝头送给老人,刚回到家的爹又追上去送了半片咸菜。”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和”,但儿时在农村的贫苦生活和父母的乐善好施培养了他关心人、热心助人的良好品德。

           上世纪90年代,王殿明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36人,累计15.6万元,这些学生分布在安徽砀山,河北赞皇、灵寿、临西等地。从部队退伍后,王殿明成功创办了河北青华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多次慷慨帮助同事、朋友和战友,累计62.5万元。为了回报家乡父老,王殿明给老家农村打水井,安装管道,使家家用上自来水,并修路、硬化路面,方便了村民出行,累计近30万元。他还多次捐助善款用于救灾,累计6万多元。

         王殿明说,自己曾是一个军人,现在是一个商人,一路走来,领悟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起初希望用“合”字解决一些问题,后来才感悟到另一种境界,要想做成一件事,不仅需要“合作”的“合”,更需要“和谐”的“和”。

            退休离开部队后,王殿明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向了社会,这时的他不仅仅是想着简单的通过钱物帮助别人,而是想到了创办公司解决就业和兴办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人。基于此,他创办了河北青华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为社会提供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他还和河北师范大学合作创建了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建校以来,已累计培养大学生三万多名。在此基础上,他还通过企校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并成功推出“大学生创业计划”,在资金上扶持大学生创业。为了帮助农村教育的发展,他还向贫困地区的学校赠送桌椅、板凳、电脑等教学用具。

                                                王殿明会长与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在万和宫万和使者前合影

         “对个体而言,‘和’文化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而言,‘和’文化能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和’文化的弘扬和熏陶,能够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寻找到可以调整心态、平和心绪的途径。”王殿明说首先自己就在研究和推广‘和’文化的过程当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核心。

    有和魂铸心,使得他做起善事来乐此不疲,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和宫:行“和”之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ql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