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游记:5

作者: 晓之碎片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23:36 被阅读0次

第五天:那不勒斯:卡波蒂蒙特美术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第三天因为已经没有太多的计划,过的很悠闲。本来还想去卡布里岛,但是第一时间不够,第二兴趣一般,第三花费不低,最后决定放弃了去卡布里岛的计划。

早晨起床辞别了房东太太一家人,在门口的小店吃了块披萨,悠哉游哉的去了卡波蒂蒙特美术馆。美术馆同样在Artecard免费/折扣的列表内,但去的那天正好赶上毕加索画作展览,这个是要额外加钱的。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放弃这个展览,只欣赏美术馆本身的馆藏,因为毕加索的实在看不懂……卡波蒂蒙特美术馆前身是那不勒斯波旁王朝的王宫,1950被改为国立美术馆。比较有名的馆藏包括提香的几幅画作,老彼得·勃鲁盖尔的《盲人寓言》,以及非常著名的《鞭打耶稣》(可惜没找到,应该是收起来了)。印象最深的是提香的肖像画,《教皇保罗三世和他的孙子们》。年迈的教皇穿着华贵的教宗长袍,佝偻着身躯,注视着面前准备吻他的脚的屋大维。教皇年轻的孙子满脸恭谨,但眼神里却读不到一丝一毫的敬爱,微微下垂的嘴角里写满了对权力的渴求,谄媚的神情下还藏着精心掩饰的憎恶,如同年轻的食肉兽,正跃跃欲试地想去挑战衰老的头狼。那鞠躬行李时的右手恰巧指向了身侧的剑柄,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养尊处优的老教皇端坐在扶手椅上,头稍稍左倾,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胡须下的嘴角微微翘起,年轻贵族尽力掩饰的权力欲早被他一眼看穿。在提香的笔下,教皇身上没有展现出一丝一毫超越现世纷争的神圣性,反而像一只机警的老猿,正警惕的盯着对他的地位虎视眈眈的后辈。教皇的另一个孙子亚历桑德罗穿着枢机主教的服装站在场景的右侧,一脸茫然的看向画布外面,那双眼睛似乎让人根本提不起戒心去防备:可鉴于此君日后展示出的高超外交手腕,我更愿意相信,下一刻他露出了一个微笑,悄悄把已经举起的右手的食指放在唇上,对着画外的观众轻轻地说道:“嘘…”

扯远了。卡波蒂蒙特美术馆的馆藏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尤其是老勃鲁盖尔的《盲人预言》,卡拉瓦乔的《鞭打耶稣》,都是非常难得的艺术珍品。顺带一提,还有一幅临摹的《最终审判》,可以在这提前过过眼瘾,虽是临摹版,但西斯廷教堂的壁画毕竟只可远观……

结束了艺术馆的参观后,在附近找了个小餐厅吃了午饭,便坐上公交前往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也是我来那不勒斯参观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它的馆藏是世界上最全面的希腊罗马文物收藏之一,盐野七生女士在书中曾多次提及这里。进入博物馆,第一层的展品是来自希腊罗马的石雕,有的是为了献给诸神,有的则描绘了难逃一死的凡人,更有些介于两者之间,是按惯例在死后被神话的皇帝——就像维斯帕先皇帝开过的玩笑一样:“可怜的我啊,快要成神了!”分辨他们很简单:到图拉真为止,那些身穿装饰胸甲和军团披风的皇帝胸像一律是短发,胡须被剃的干干净净;从他的继任者哈德良开始,罗马的皇帝也学着希腊人一样蓄起了长长的胡须。而那些将托加长袍的下摆蒙在头上的雕像描绘的则是他们兼任大祭司主持宗教仪式的样子。不过别因为这个就以为,罗马皇帝集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于与一身:在罗马帝国,没有专门的祭祀阶层——罗马人不相信人会有来世,作为公民的个人价值的唯一来源是荣誉。有的人以为罗马的贵族只要躺在床上,荣誉就会自动送上门。大错特错。在罗马,没有任何东西以这种方式给予任何人,哪怕以神的名义也不行。至少,在君士坦丁懦弱地转而向基督教寻求统治正当性以前,罗马人的政治生活不容宗教插足。

主厅旁边的回廊里放着装饰在坟墓上的石雕,上面描绘着军团士兵的姿容。当时一时兴起,对着石雕的侧脸,虚化了一下背景拍了两张,过后觉得还挺有意思。旁边大厅里的雕像有很多来自于希腊,正对着门的就是哈尔莫迪厄斯和阿斯利托格同的塑像,雅典的僭主希帕科斯因为觊觎哈尔莫迪厄斯那号称“拥有青春的全部美好”的美貌,试图离间这对恋人,两人怀恨在心,最终,在公元前514年的泛雅典娜节上,这两个男人一起动手,刺杀了希帕科斯。这再简单不过的情杀,最后却被雅典民众当作反抗僭主暴政的英勇壮举,这对同性恋人的形象也被神话起来,成为民主反抗专制的光辉符号——人们总会去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就像那句著名的台词一样,当事实与传奇相遇,留下的总是传奇。

又扯远了。大厅里的光线并不很差充足,雕像的影子倒映在白色的墙上。不过这倒便宜了我,拍到了几张光影效果比较有意思的照片。其实话说回来,应该说是借鉴了博物馆地铁站里装饰画吧。

二楼展出了大量精美的马赛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描绘亚历山大大帝事迹的《亚历山大大帝大战大流士》,展示了当时西方文明的代表马其顿于东方文明的代表波斯之间激烈的冲突。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另一幅曾经在《卢比孔河》的插图里见过的小型马赛克,木制的晾衣架一边是丝绸,一边是稻草和麻布,下面悬着的骷髅被放在打着蝴蝶结的木轮上,象征着命运和生死的无常,塔罗牌里面的命运之轮也许就来源于此吧。

二楼的最右端是一个外面装着过时防盗门的小房间,这就是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著名的密室,近些年才开始对公众开放,号称只接待18岁以上的参观者。没错,里面的内容就是如假包换的18禁:来自庞贝,赫库兰尼姆等罗马遗迹中与性爱有关的壁画,马赛克和雕塑等文物。罗马人在性爱方面十分开放:在他们眼里,相比起追求宗教意义上的人格完美,更重要的是让注定难逃一死的凡人尽情享受现世的快乐,这一点一直饱受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研究者的诟病。壁画上展示了各种姿势,甚至还有一尊描绘萨梯与母羊的雕像。最尴尬的是,看到一半的时候,居然有一位带队老师模样的女士带着一群中学生大小的孩子们走了进来,原本一群成年人心照不宣沉默不语的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那位女士不停地用意大利语给孩子们讲解,而学生们则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男生们对着壁画指指点点,几个人凑在一起低声地说着什么,然后一起发出不怀好意的坏笑;相比之下女生们勉强还矜持一点,几个小姑娘凑在一起,笑着说着悄悄话。我们这些相对意义上的“年长者”,“成年人”只能一脸苦笑,尴尬的混在孩子们当中,心里嘀咕着说好了18岁以下不能入内,怎么把这些小家伙都放进来了……这场面让我想起《达芬奇密码》里兰登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性爱作为异教仪式的历史时的场景,我也只能学学兰登教授哭笑不得的叹息:哪怕都上大学了,他们也还只是孩子啊。

书归正传。博物馆的三楼展出了大量考古过程中发掘到的文物,展示出罗马帝国在当时已经相当发达的文明和生活水准。去楼下书店买明信片时,被音乐声吸引到附近的一个小房间,原来是准备博物馆节日中表演的乐队正在排练,我也就正好当了一会儿听众,虽说是意大利语完全听不懂,但曲子让人觉得很舒服。

离开了博物馆本来想去那座位于山上可以俯瞰那不勒斯的城堡看看,不料路上下起了雨,虽说带着雨伞却懒得拿出来,去了路边的教堂避雨,这恐怕是我那天最幸运的一次偶遇吧。教堂里很昏暗,只有神坛还亮着灯,一位身着白衣的修女跪在神坛前祈祷,一位穿着相同服饰的修士沉默地伫立在旁边的烛台前。看到这一幕,哪怕我并不信仰基督,也不愿去打扰,而是选择和教堂中别的人一样,静静地坐在长椅上,让自己一同沉浸在这宁静中,让身体和灵魂都安静的休息一下。

离开教堂之后想乘市内火车去那座城堡,但到了车站发现好像当天线路故障运行中断,一个警察模样的大叔正对着人群解释,无奈之下也只得作罢。在但丁广场附近闲逛了一会儿就赶往车站,晚上乘EuroLine的大巴坐夜车离开了那不勒斯,前往佛罗伦萨。

�������Qu��HG*

相关文章

  • 意大利游记:5

    第五天:那不勒斯:卡波蒂蒙特美术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第三天因为已经没有太多的计划,过的很悠闲。本来还想去卡...

  • 意大利游记

    (All Rights Reserved,请勿随便转载) 第一天 罗马 香港26号凌晨1点20的飞机,当地时间早上...

  • 意大利游记2

    第五天 罗马---西西里岛(巴勒莫) 巴勒莫Pelarmo是西西里岛的首府。然后我去的是巴勒莫的Mondello。...

  • 意大利游记:1

    作为一个拜读了《罗马人的故事》的英国留学党,笔者在这次复活节假期终于完成了策划已久的意大利十天穷游。在十天时间里,...

  • 意大利游记:2

    第二天:罗马: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图拉真广场,天坛圣母堂,圣王路易堂,万神殿,四河喷泉 早晨起来吃了饭出门,悠哉游...

  • 意大利游记:3

    第三天:那不勒斯:新堡,平民表决广场,保罗圣方济各圣殿,蛋堡 大早晨从罗马出发,坐大巴前往那不勒斯。三个小时的车程...

  • 意大利游记:4

    第四天:那不勒斯:庞贝古城,维苏威火山 一大早起来,吃了点房东太太留下的面包就出门了,这一天的目标是庞贝古城。赶到...

  • 意大利游记:7

    第七天:佛罗伦萨:达芬奇博物馆,大教堂博物馆,但丁故居,乌菲齐美术馆,领主广场 一大早出门,在附近的小店里吃了顿早...

  • 游记之意大利🇮🇹

  • (六)西欧游记_意大利

    意大利罗马游记 意大利是我非常向往的国家。很早读过马里奥.普佐著名的黑帮小说【教父】,小说主角唐.柯里昂的隐忍,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大利游记: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sq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