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坚持分享第1331天 20201030
今天我的分享摘录学生于晴写的作文,请看。
在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了。变在今天下午,发生在我们的教室中,快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下午张老师提小云回答问题,恰巧外面有噪音,小云声音又小,所以因为张老师没听见,小云被罚站了。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害怕个子高的小云挡着其他同学听课,张老师当机立断让小云站在一边。
只见小云犹豫了一下,往旁边挪了一小步,又瞬间移了回来大吼——老师,刚才我念了,外边杂音大,我嗓子又哑了,所以我对这个决定不……同……意……
同学们一听见这话,这不明摆着刁难张老师吗?纷纷转头看前桌后桌,完完全全傻了。之后。又“唉”一声叹口气,个个都悄悄碎碎念——这娃没得救了,她怎么能当场顶撞老师呢?
再看张老师,只见她向后不易觉察的退了一步,抓住衣领,紧紧的把它揪在手里,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讶,瞳孔瞬间放大,嘴巴微张,整个僵在那在。下一秒,张老师瞬间恢复了正常,用书眼掩住脸下半部分,轻声的笑了——哎哟哟,你的声音好吓人呀,我好害怕呀!
过了一会儿,老师让小云说内心的感想。小云紧紧抱着书,浑身都在颤抖着,她的嘴唇哆嗦着,一定是难过得不轻。她对张老师说——老师,我刚才……才知道,有句冲口而出的话说出去了,会让你后悔一辈子……呜呜呜……她哭的让同学们都心疼了。
看着这样的小云,张老师也很伤心。她让我们对小云说一句话。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小坤的话了,只听小坤说——
列车快要到站了,别难过了。
听到这里,小云哭得更厉害了,张老师劝她不要哭了。小云抽抽嗒嗒的哭得更厉害了,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想哭……听了她的话,我鼻子也酸酸的。同学们有的揉起了眼睛,有的低下头,有的把头埋在臂弯中小声哭泣,还有的也跟着落起泪来……
在今天下午,张老师、小云与同学们的心情变了好多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正因为连自然也有变化,身为自然一员的我们,当然也要变,控制自己,是变中不变的法宝。
这件事发生在昨天下午,昨晚我让孩子们写成日记,以自己的观点,命一个字的题目——《怒》《结》《悟《静》《惜》《气》《泪》《思》《长》……
世界多元,各有道理。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叙述故事,自圆其说。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尊重个性,不拒绝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陪伴这帮十一二岁的孩子们。
这个孩子在文章的最后这样写:“我明白了,世界如此美丽,因为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事物……”
孩子成长,我也在长。
1孩子大了,不能简单用“站”解决。
2稳定情绪,才能成就每个人。
3看到孩子的感受,理解让我换位神速。
4孩子们的嘴巴可以说出我想说的话。借“嘴”育人。
5表演“害怕”,像真的一样。
6把握情绪变化节奏,每个改变都能触动孩子的心。
7让事实改变最初的模样,美妙的结尾让我更“伟大”。忍忍,暂时的委屈,值了。
8故事做成系列教育活动——写日记、录音频。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9做事于做人,问题与情绪,孩子们冰雪聪明,一点就知。
附录2020/11/2孩子爸爸的信:
张老师,您好!真心向您说声对不起!我们不是代替孩子道歉(我们一直在教育她学会反思,学会跟张老师沟通,自已向张老师道歉),而是一个学生家长的深深愧疚和歉意。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错,我们父母有责任。对悉心教她知识、教她做人的老师,我们一直心存感激,一直认为云舒在小学阶段就遇上张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是她的幸运。
我们是在看了云舒的作文才知道事情经过的,仔细看了您在QQ班级群里说的话和其他同学的作文,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感受,云舒妈妈也是教师,面对“不懂事”的学生,更是感同身受。作为父母,我们更感自责和亏欠,对您,也对云舒。
11岁的云舒个子很高,读书不少,学习不差,但这孩子的情感发育远没有达到她这个年纪应有的水平,远没有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包括她最亲近的老师、同学,包括处理好对她至关重要的师生关系。
云舒是个女孩子,有文静可人的一面,也有敏感、任性的一面,对她来说,成长道路上,比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处事,需要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也需要学校老师关爱和同学们的帮助。把她交给你教育管理我们放心。我和她妈妈也一定会努力检讨,配合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当好她家庭的老师。
再次感谢您对云孩子的关心关照!
孩子爸爸敬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