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跟着陈建翔教授学习《道德经》,跟着蔡红铮老师学习《千字文》,又看了《中国》这部纪录片,似乎看到了绵长的几千年历史发展足迹。今天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人文关系等,原来都是在历代祖先的一次次尝试、创新、实践下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太渺小了。
陈教授说:我们都是来自虚际世界,在实际世界经历之后,又回到虚际世界。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说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的意念创造的,我们的意识怎么认为,就会发生与之相应的一切。
“我”并不存在,我们认为的“我”也是我们的意识创造的。
而陈教授也说,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说,我们都是物质组成的,到60岁之后,我们就要学会和自己告别。无论哪个功能减弱,那都是组成我们的物质开始回到虚际世界。
突然觉得我们又是那么的伟大,我们是满足了无数条件之后的产物,那些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我”。
在家风课程里,老师会让大家排列“正三角”和“倒三角”,让大家明白,只要祖先当中任何一个人出现意外,都可能没有今天的自己。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站在系统当中,我们都存在过,而我们终将离开,那拿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来过呢?
一是生命的延续,二是思想的影响。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黄玉宇老师说的话:“我们做导师的目的就是成为家中德高望众的老人。”这里面就包含了上面两个部分。
这就好似有了人生目标了,那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