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1905~1980)法国人,生于巴黎,幼年丧父,因病而右眼失明,自小养成自由思考及叛逆性格。
他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结识终身伴侣波伏娃(《第二性》的作者),曾就学于胡塞尔门下。
二战期间从事地下抗德运动,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由于坚信无政府主义而拒绝领奖。
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没有出口》、《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
有人如此评论: 克尔凯郭尔对宗教态度的要求过于严苛,使许多自以为虔诚的人形同无神论者,萨特对于无神论者的看法太过荒凉,使许多人因而转向宗教。
萨特是公开使用“存在主义”一词的人,但是被他列入此派的人,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马塞尔都公开与他划清界限。
人类以外的万物都是“在己存在物”,至于“为己存在物”则指意识本身而言。
意识不是存在物,而是“非存在物”,它是经由对存在物之否定(虚无化)而出现的。
意识的活动即是虚无化的过程,虚无进入世界所凭借的存在物,必须是它自己的“无”,人即是“无”藉以进入世界的存在物。
为己的存在方式有两种:
1.时间性,人永远在筹划自己的未来,时间不是一种由过去向将来的流逝,而是一种从将来出发之永恒的否定。
2.超越性,人的超越性来自人的缺乏,比如人有各种欲望,不过,人应该向无上的价值与圆满的自我可能性去超越,这个目标在有生之年,终究无法企及。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因而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绝对自由带来绝对责任,由此显示人的尊严与意义。
其次,个人意识到自己在为自己也为别人作出选择时,这种责任带来了焦虑。人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否合理,而每一次选择的后果也是难以预见的。
有些人陷于“自欺”状态,即:1.该选择而不选择,把自己混同于无意识的物,2.否定自己的自由,认为自己只能按既定的要求行动,3.信奉一切决定论。
每个人都力图保持自己的主体性,而把别人当成客体、对象、甚至奴隶。人与人之间不可能互为主体,而只能是“主奴关系”。
至于我与别人的具体关系,最糟糕的情况是“别人即是地狱”。
人是“存在先于本质”,必须以存在抉择来决定自己所拥有的本质,人要为自己也要为别人负责。
萨特擅长文学与哲学,获得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他得奖之后,面对成群记者公开宣布:“上帝已死”。
这其实是尼采早就说过的话,他并不像尼采一样倡导超人思想,而是提醒人们觉悟必须自负其责,他去世时,巴黎数以万计(据说是8万)的民众为他送丧,可见其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