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如果我生活在古代,我愿生在轴心时代,和老子、孔子能够相见,该是多么幸福。
学习我如果生活在古代,我会享受学习的快乐,每日三省吾身;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一名不器的君子。
如果我生活在古代,我的日常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夏日,微热,土墙、土炕、席子、粗布伴我和娘入眠,一夜无梦。
早晨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睁开惺忪的睡眼,坐起拢陇长发,随手挽起发髻,动作轻缓,不惊动发出微鼾的娘。
每天随孔丘老师上课,困惑、提问、思考,读《诗经》,晚饭后,和纺花的娘聊着天,困得实在不行,娘边摇纺车边笑我,“先睡吧,先睡吧,我把这些纺完再睡。”
勤劳朴实的娘,守寡多年,为了我这个独子有个好前程,已经搬迁了四次,她朴素地认为,环境很重要,潜移默化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个人的浸染,娘说:“等我发现你不爱学,有不仁、不义、无信行为时,就晚了。”
不识字的娘很有悟性,知道的道理很多,我听娘的话,跟着娘几经搬迁,来到这里,和曾子、子路、子夏和颜回几乎天天见面,听课、争论,孔老师因人施教,激发思考,太有意思了。
尤其是子夏,我们年龄相当,有许多共同语言,常在一起聊天,他学习好,有灵性。有一天上课,他竟说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深受孔老师表扬,也惊出我一身热汗,太有同感了。学习确实不仅仅是学诗书六艺,关键是要学做人。一个人在家国、亲族、朋友这几个层面上都能够表现得很好,他就可以称得上“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吾”就是我老师孔子。
孔老师每天不但为我们释疑解惑,教授道理,还用他的“温、良、恭、俭、让”的行为影响着我们;每天都在践行着他良好的品质,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身心。
跟着孔老师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不焦虑,他讲的一些话直击学生的心底,使我们豁然开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死可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等,美哉美哉!
孔老师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打破一切界限,让人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他把官学转为私学,把属于贵族的知识才艺传授给一般百姓,我是如此幸运。
他对自己的学生,不论贫富、不别亲疏贵贱,均一视同仁。有的学生父子两代,或叔侄两代一起来求学,如颜路、颜回父子,曾点、曾参父子,冉耕、冉雍叔侄。
好学生,他固然欢喜欣赏,性情顽劣的,他也一样尽心教导,我属于后者。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学生中,真是诸色人等都有。
我是受益者,感恩我娘,感恩孔老师,追随孔子三年后,孔老师学术上有了一定成就和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不少他的学生出仕于多国,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为邑宰,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推荐我出使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
出使小国也是使节,自从周公旦“制礼作乐”后,“礼乐”便成了社会的重要纲纪,有安邦定国的效用。
既然“礼”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担负着重大使命的使节,就必须格外重视“礼”。我要要以“礼”为重心注重个人修养。
我肩负着诸侯国间传递信息与政令,还要参与和组织会盟。此时带有高度的目的性,怎么说?怎么做?结果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都仰仗于使节本人的修养内涵和文化底蕴。
我时刻做到了诚实守信,仪态端庄大方、不卑不亢,对国家忠心耿耿,出使期间成绩斐然。
年届七十,以‘乞骸骨’的方式提出请求并被批准, 致仕回家,告老还乡,享受在职时期三分之一的工资待遇。
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读书写字,整理所经所历,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内心富足。
22年度年度写作营第90篇,1490字,累计12112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