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学习,天天玩手机,就让他去工地上干活搬砖,或者孩子厌学了,就让他去乡下干农活或者捡垃圾。
你有没有干过这种事?我们都以为他吃了生活的苦,他就会觉得还是学习好,从此喜欢上学习了。
其实不然,对很多孩子来说,去捡一天瓶子,去搬一天砖,可能也没有那么痛苦,而让他学那些非常难的,非常不喜欢的科目,没有那么简单。
那为什么吃苦常常是没有用呢?
他觉得你是在用劳动、用干活来惩罚他。
的确,有很多孩子从小习惯了吃苦和干活的生活,我们也看到很多孩子在田间地头或者工地搬砖,当他们走进教室时,他们很认真,学习态度很好。
然而,这些孩子是主动吃苦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去担当一些责任,他们也因此变得让自己能干。
但是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让孩子被动吃苦,用强迫、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去吃苦、干活。他激发的不是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会觉得你在体罚他,有可能让孩子觉得很羞愧,很愤怒,甚至更加惰性,彻底躺平。
的确,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包括一定的体育运动,也能让孩子的专注、记忆和学习能力提高。
但是前提是——他是主动的、持续的干这件事情,而不是被惩罚,被强迫的去干这些。
所以,想让孩子热爱学习,应该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他真正喜欢的事情,让他学会付出时间、耐心、专注和思考,直到做出极致的成果,这就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听说过,“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我们也听说过,“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所有吃苦的前提是他喜欢,他愿意。
只有在“他喜欢,他愿意,他有兴趣”的前提下,我们去鼓励孩子付出持续的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吃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2070/33e49276bdbeea7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