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一句顶一万句》,轻松了不少。
轻松了不少,不是指肩上的担子轻了,肩上其实没什么担子,是心里轻松了。心里轻松了,不是说原来心里有什么负担,而是看完了这本书,就可以将这本书还给刘老师了。不是说还给刘老师就轻松了,而是在放暑假之前看完这本书,等于完成了一件事情。其实,书看不看完也没多大关系,接着看就是了,接着看也没什么,只是它是一桩事情。事情不做完心里就放不下,心里一放不下就觉得堵,一堵就难受,一难受就吃不下饭,一吃不下饭就坏了。因此,现在书看完了,就等于完成了一桩大事,心里轻松了,而且还是在暑假之前看完的,不需要将书带回去看或者将它放在抽屉鼓里。书放在家里或者放在抽屉鼓里倒没什么,但是把它当成一桩事情看就不一样了。所以,现在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觉得走路也轻松了。
以上文字是看完《一句顶一万句》看葫芦画瓢学样写下的,算是收获,也是感想吧。
感觉看这本书挺费脑子的,虽然故事都是故事,但是这些故事也没啥给我启发的,甚至觉得有很多故事都带有负面形象。譬如讲到杨百顺想杀死兄弟,简直太自然了,这合理吗?姜氏龙虎狗三兄弟的故事倒还近人情,只是故事主线不明确,人物边缘变成主线的情形太多了,这就让人看着很累。这本书讲的都是小人物之间的故事,虽然像刘老师说的有不少金句,但也谈不上有多少金,只是平常人的感悟罢了。但也因为是感悟,也为故事增色不少。文字咋一看似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的反复之特色,但仔细琢磨,它的文字少了萧红的韵味,经不住琢磨,琢磨起来也没意思。这大概就是大家的特别之处吧。
最后看了看书的后记,发现小说作者出了很多书,且大约有四五部电影是根据他的故事改编的,我都看过,都是小人物是故事,剧中语言很精彩。
以此作为读后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