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于像“拼多多”这类的东西,除了吐槽,我们还能做什么?

对于像“拼多多”这类的东西,除了吐槽,我们还能做什么?

作者: 8c59ccedee42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6:18 被阅读16次

这是Emma的第044期分享

前天听了梁宁老师对于拼多多的分析,结尾的时候,梁宁老师讲了一个关于渔民的故事

在古代,盐就是钱。我们知道的很多历史故事,都是和盐有关的。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海水里是可以提炼出盐的,而且方法并不高深,据说学过高一化学的同学,就可以知道原理(听到这的时候,我有点心虚,因为完全没印象了)。

但是那个时候,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他们只知道海里有鱼,不知道隐藏在滚滚海浪里的,是盐。所以他们仍旧过着缺盐的生活。

在嘲笑拼多多的时候,我们和那些渔民有什么区别呢?对号入座一下,这些“渔民”里有我一个。

只看到了“拼多多”的假货,去吐槽,但是看不到在“拼多多”里隐藏的丰富资源。

知道拼多多是在16年春节附近,看到有人在微信群里拼水果。印象中第一次用拼多多,是海萌邀请我和她一起拼椰青,价格和白送差不多——5.6元。

下单之后半个多月,偶然想起来还有这么回事,就去查看订单。在已购里面,显示一张灰色的券,上面一行小字写着“抽奖失败”。

这才看懂他们的操作,用一个很低的价格吸引用户注册,参与拼单,然后用微信支付5元以上的费用(微信有规则,支付5元以上会自动关注商家公众号),获取新用户。

那段时间,是各家平台补贴特别厉害的时候,用滴滴两三块钱就可以打到车,用饿了么点外卖五块钱的外卖不只菜品丰富包装也特别精致,所以对于看到5.6元很多人一起拼个椰青也没什么怀疑。结果出人意料,拼多多用了一个“另类”操作——空手套白狼。所以当时对于这家公司是充满了不屑。

半年之后,表姐给我甩了一个拼多多的链接,说拼石榴。又体验了一次,品质真的不怎么样,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了。再后来,就是看到《极限挑战》里面拼多多植入的软广,罗志祥配神曲给拼多多做广告——1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

再之后,公交站牌上随处可见的广告;各大网综、电视剧前面,洗脑的“拼多多之歌”。拼多多的广告语,也从1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变成了3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

在一片骂声中,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上市了。

当然,我仍旧不喜欢“拼多多”这个产品,但它是多好的一个案例啊!在前期低成本获取大量用户;社交型消费模式玩的溜;对于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摸得透彻等等,都值得细琢磨。

虽然自己是在知识服务行业,但是随着知识服务用户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逐步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营销方式,都要去适应不同类型的用户。

知识服务本质上也是一种电商产品,只不过不是实物产品,而是虚拟产品。所以拼多多会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近期会根据梁宁老师对于拼多多的分析,整理一份可供参考和学习的复盘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

像“拼多多”这类,我们不喜欢,甚至是觉得很LOW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某某头条,大量内容都是标题党,言之无物,就是为了让用户点开,卖它所谓信息流广告;某知识服务平台,做的最好的内容,就是课程宣传广告,内容水的不行,老师自己还没学明白,就出来讲课忽悠人了等等。

对待这些东西,我们最不划算的情绪,就是生气;最浪费时间的,就是单纯的吐槽。要么不理,要么找到价值点为自己所用。

所有的情绪,都是对自身能量的一种消耗。能量用在了对某个产品的厌烦上,那么相对的,用在其他事情上的就少了。对于人最宝贵的资源——注意力,也是一个道理,注意力资源的是有限的,此消彼长。因此比起讨厌和生气,更好的方式是置之不理。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吐槽?除了在朋友圈骂一下,能不能写一篇自己的原创文章,找几个别人没有表达的观点,鞭辟入里的对这个产品进行一次深刻的批评?这样除了吐槽,还可以练习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能帮自己攒点影响力。

当然,还有一种更高级的方式,就是从这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中学习。为什么说,这是更高级的方式?

第一个原因很现实,是因为有些事情和人,你即便不喜欢,也避不开。

比如说要参加一个培训,不能中途离开,但是老师讲的就是你觉得特别傻特别不喜欢的,该怎么办?

在心里使劲骂?别人又听不见。和旁边的同事一起吐槽?让别人听见又不方便。做自己的事或者睡觉?不好意思,纪律不允许,而且旁边那么吵效率也不高。

感觉这段时间就像是一个人用无聊的东西,来杀死你的时间,你心疼,痛苦,甚至有些愤怒。但还是只能忍耐。

怎么能让自己好过一点呢?

让这段垃圾的时间,变得有意义呗。认真的去听,这个老师到底在讲什么?为什么你不喜欢?其他人是都和你一样在忍受,还是他们觉得很好?如果是你分享,你会如何做,避免让听众这么痛苦?

用更深入的观察、思考、找方法来让这段原本无意义的时间变的有意义。

第二个原因是,突破思维舒适区。

从“不喜欢”的事里学习的,往往是你不会主动去补足的新知。

我们大多会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事情感兴趣,甚至是喜欢。这种状态就是自己的舒适区。

我们都说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像不能放纵自己追剧,要刻意练习某项技能等,这类的突破舒适区我们很容易意识到。但是还有一种舒适区,是我们经常忽略的——思维舒适区。

我们喜欢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事物,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去行动,这些都属于思维舒适区。

比如说,有段时间,我需要拓展的目标用户是低学历且不太爱学习的用户,让他们购买某类的教育服务。这种感觉就让我觉得特别难受。因为这件事,超出了我思维舒适区的范围。我不能马上就“感同身受”,而是要站在另一个我不熟悉的视角思考问题。

那如何从“不喜欢”中学习呢?

1、表达的时候,用“倾听思维”

前段时间,和领导聊天,她说表达的时候,要有“倾听思维”。听第一遍的时候,没听懂。倾听就是倾听,表达就是表达,为什么说表达的时候要有“倾听的思维”呢?当时因为没太在意,也就没有再去刨根问底了。

当一个人心中有了一个问题,就会自动去搜索答案。在自己和别人沟通的过程当中,开始越来越理解“倾听思维”的意思。

和“倾听思维”相对应的是“表达思维”。据我一段时间的观察,大部分人属于“表达思维”。

我们往往是急于表达自己对一个事情的看法、观点。急于对热点进行评价,急于下判断,急于给出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很多时候,即便我们表面是在倾听,听别人的表达,但实际上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表达,去搜集素材。

这就像是喜欢唱歌的人,和一群人去KTV唱歌。听别人唱歌,不过是为了等自己的排序。不停地确认,还有几首歌才能轮到自己。

不只是我们通过面对面说话表达,在文章和书里,也经常能看到这种表达。看到文字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着急、想把自己的感受马上灌输给你,有的时候甚至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倾听思维”是说我们的一段沟通要以倾听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说话、表达,是要更好的强化“听”的效果。去内化,去思考,而不是着急去找到反驳的理由,只在自己的舒适区范围内说话和感受。

比如说,一个朋友问你该跳槽到哪个行业。听到问题之后,不是直接去说自己的一二三条建议,也不是给她讲自己的经历,而是先听她的诉求和困惑。

当然,这里不是说“表达思维”和“倾听思维”哪个更好,而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是缺乏倾听的。这也是能让我们可以从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事物中学习的有效方法。

2、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北上广

“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北上广”这么说是想打个比方。前两天看到一个文章,比较“北京名媛”和“上海名媛”,比来比去还是要凸显一下这两个地方的高收入、高花销。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北上广。北上广虽然人口密集,但是如果只能看到北上广的用户,只能读懂这一类的用户,产品并没有办法实现扩张。

特别喜欢张潇雨老师说过的一段话,大概意思说:不要因为自己是“得到”的用户而骄傲;不要以为听了一些大神的观点,就不去看其他的东西了。

我们认为的“不可能”、“这些东西这么low,肯定没人买”,也许只是你的眼界还不够宽广。

3、带点“利己主义”的精神,去做事

上周,庆双从广州飞来北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说,一到北京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抑感。

我说,你刚离开北京两年,这回来怎么就感觉压抑了?

他说北京的地铁比广州的人多,我说你去的是北苑人能不多吗?

他说不是那个意思,是北京的地铁很挤了,但是还能听到俩人在地铁口侃大山,指点江山。这不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东南海的心嘛。而且觉得自己在北京的时候,也很飘,虽然感觉上已经很谦虚了。但是因为经常接触牛人,所以觉得自己努努力也可以变成那个样子。

但是到了广州之后,文化完全不同,大家做事都带着一点“利己主义”的态度,做事先想清楚和自己有什么关系,问清楚自己能有什么收获,特别清楚自己的定位。

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应该如此,看到一个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也是如此,即便你不是目标用户,甚至觉得它很LOW,但当发现它某个部分做的好的时候,应该拿出点“利己主义”的精神,看看怎么为自己所用。不管是方式、方法,还是经验教训。

自从前段时间,换了一种思考方式,感知的灵敏度和吸收程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喜欢木儿讲过的一个比喻:

人很多时候就像一瓶矿泉水,瓶盖拧紧的时候,属于油盐不进的状态。但只要有意识的去拧开瓶盖,有一个小口,吸收的东西和速度就不一样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像“拼多多”这类的东西,除了吐槽,我们还能做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e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