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穆斯林的葬礼》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读后的心情,那就是——“沉重”。当然这个词是无法全面的表达心情的。命运令人悲痛;信仰让人震撼;爱情使人惋惜。
通过三代人命运的沉浮讲述了一场拨动心弦的悲剧,悲在新月盼望着天明,却在天明时死去;悲在雁归有时,潮来有讯,唯独明月不再升起的凄凉;悲在天星深爱容桂芳,却被自己的母亲拆散……从某种角度而言,新月也是幸运的,她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并且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然而这些都以一个年轻生命的结束而告终。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故事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与宗教信仰中展开的,因为我在这些方面知识的欠缺,使得我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受到了限制。
书中的环境描写很美很到位。作者善于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岁月永远不会倒流。”“岁月永不停息地向前流去,根本不理睬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种种体现岁月的无情,它只管按着自己的轨道前行,从不会顾及人的感受。这些也多少表达了一丝无奈与悲凉。
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会藏在自己的灵魂与气质里。我想把这些阅读后的感悟与收获记录下来,捡拾阅读后余留的价值。这篇小说让我对人生、事业、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人的一生不管悲剧也好,喜剧也罢。我们总会在经历中成长,寻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世界有更多的认识。
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开卷是否有益?”记得这是小学课本上的一个问题。以前认为开卷未必有益,那时觉得有些读物存在不良的信息。而现在则认为开卷有益,如今我们有判断的能力,对于不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引以为戒,对于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学习。如此,看的多了我们就知道如何对事物进行取舍。我并不是否定以前的看法,小时候我们不具备判断能力与抗诱惑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去选择适合我们年龄段学习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具备了自我选择与自己控制的能力。我们应该去接触更多的事物,不管好与坏,都能促进我们的成长。我想经历在本质上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之所以会被划分为悲或喜,只因为人们的主观意向与现实利益的结合。
“事业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什么头衔和称号来满足,你爱上一种东西,愿意用全部心血去研究它,掌握它,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且永远也不舍得丢弃它,这就是事业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我也曾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把兴趣当成一项事业去做,自己还能依然保持最初的热情吗?毕竟一切事物似乎都在入门时是比较简单,容易吸引人。等到去钻研时会发现它的困难与枯燥。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持久的热情……
“在我的收藏当中,任何一件的价值都要远远超过您所做的宝船,因为它们代表着历史,而历史本身就是无价珍宝!”我想现代人应当竭力去保护历史文物,而不是试图去复制,历史是无法复制的。
文学是神圣的,让读者有机会通过作家的心笔去领略超脱现实的美,去体会作者的那份赤诚。人生只有一次,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本书,一部电影去体验不同的人生。有生之年遇到爱你的人与你爱的人是一种幸运,与优秀的作品的不期而遇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