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
早晨,雾蒙蒙,冷飒飒。曲坐在西南大学高教所三楼的一间飞机舱似的教室一角,掏出手机,絮絮叨叨写下点文字,对抗自然与内心的冷。
西南大学在北碚,抗战时梁实秋,丰子恺,老舍隐居的北碚。梁实秋笔下的雅舍就在西南大学大门对面,但我至今没去看过。丰子恺的一篇散文中的细节我至今记得,他说自己在北碚时,晚饭时一家团聚,喝一碗当地人酿的土黄酒,滋味比江浙的黄酒还好,不知不觉就微醺。但我近几日寻遍了西南大学周围,只有超市有卖黄酒,但却是绍兴产的古越龙山,丰子恺笔下的本地黄酒,早已消逝了吧。
我们阅读,我们向往,但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总无法进入梁实秋、丰子恺、老舍笔下的世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也是一种阅读的微醺吧……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不知不觉间在西南大学已十日了,始终隔了一层。说是重温求学旧梦,不如说是逃离日常的一种放逐。清晨,生物钟六点叫醒我。开窗,黑漆漆的冷风涌入。关上窗,打开书桌上的台灯,昏黄的光中烧上水,泡杯茶。冷,热气袅袅漫漫,香隐约。啜一口,口腔的温度散向全身,啜品吞咽间,脚尖也暖了。喝了两道茶,天还是不亮,站在窗前,疑惑地看着手机上的时间,强迫自己洗漱。打开龙头,要很久,热水才会流出。我所住的,是老桂圆宾馆,有十多年历史了,处处透着一种迟暮的美。冷水刷了两道牙,热水洗了三遍脸,再喝上一杯茶,天终于勉强地亮了。背起书包,出门。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宾馆的早餐很简单,让人侧目的,是那一大盆红辣辣的面。我不敢尝试,对于早上吃这个我很怀疑,同行的老师尝了,说并不辣。我一般吃一碗蛋炒饭,再加一碗粥,挺好。不过,几天吃下来多少有点厌倦。那天我起得早,出校门吃了一碗“清汤牛肉粉”,结果嘴巴一早上都是麻的。对于重庆的饮食,这十天来始终是让人期盼又困窘的。
十天里,课是满满的。授课的,都是语文教学论方面的专家和西南大学的知名教授。第一堂课我就记了十页笔记,有拨云见日之感。但慢慢的,慢慢的,我记的少了。许是天气愈发冷了,动不了笔?其实不然,根本的原因是我感觉,教授们在天上,我们在空中,而学生可能在地面。教授想把我们带上天,而要教好书,需要先上天,后入地吧。 在校园的感觉总是好的。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一声同学就会得到周全的帮助。西南大学的地形是重庆地形的缩影,高低起伏,唯有开车和步行才是合适这里的出行方式。上课有时在新闻传媒学院,有时在基教中心,熟悉之后愿意走去走回,不知不觉间,微信步数每天都上万。如果要从五号门到二号门,大家都习惯刷校园卡,坐摆渡车。这车空空旷旷,冬日里穿梭在校园里,乘客无不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西南大学据说有八个门,我至今只到过三个。看校园地图,这里操场都有四个,以一二三四排序。在校园里行走记住路在嘴下就好,不然确实是容易迷路的。一个中午,我们迷失在校园里。有搭客的摩托车,才把我们载回宾馆。
十二月的重庆已经很冷了,这十天基本都是十度以下。据这里的老师同学说,重庆冬天湿度大,所以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要低。这样的天气里上课,教室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了。原本以为小教室会比较温暖,事实上小教室开两个挂式空调,依旧寒气十足。而大教室坐满人,聚了人气,两台立式空调一开,大家穿着薄毛衣就能上课了。那天,董小玉教授在新闻传媒学院307教室里娓娓而谈,生动地讲述让课室的每一个人都暖和起来。蓦然间望向窗外,银杏树的叶子飘飘落落。举起相机,拍下的是同学听讲的倩影,一抹金黄,化在焦外了。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对于冷,深圳来的老师们是有准备的。有位女老师就带了八十片暖宝宝,不知至今用了几片。女老师们也都人人套上了过膝的羽绒服,色彩各异,挺热闹。五位男老师倒比较淡定,都夹克套毛衣,牛仔裤套秋裤。在我看来,在室外,不断走动,不冷;在室内,呆坐听课,外加空调不给力,挺冷。但冷有冷的好,但凡课室冷的时候,我听课的状态异常亢奋,从来没睡着过。反倒是课室温暖如春,我听着听着就打个盹。醒来,发现旁边女老师已经记了好多页笔记了……
重庆人冬天对抗寒冷的首选方式就是吃火锅。不管出西南大学哪个门,都是火锅店林立,让人应接不暇。刚来的第一天,女老师们就组团去吃火锅。我不敢,对我来说,这是有历史教训的。当年到成都,朋友第一顿就以火锅招待,结果闹肚子到半夜。现在来重庆,我还是开始低调一点。果不其然,吃火锅的女老师里,有几个第二天就有不良症状,我后悔没有及时分享我的经验教训。过了几天,我还是鼓起勇气,尝试了一下地道的重庆火锅。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四川人为了挽留对方,说过哪些卑微的话?
行行行,中辣,微辣。
那鸳鸯嘛!鸳鸯就鸳鸯喽。
到了重庆,发现用重庆话说这个段子,喜剧感十足。巴蜀人特有的幽默感,灌注在他们无比逗逼的语言中。
到了火锅店,我们自觉地,顺从地,卑微地点了鸳鸯锅,还一再交待红汤微微辣,微微辣。服务员无不鄙夷地看着我们说:晓得咯。
锅端上来,红到心伤。多问一句,服务者指指邻桌的,一盆红汤,颜色是比我们深那么一点。
举箸间,大家纷纷把食材放入清汤锅,但涮起时又忍不住在红汤里翻滚一下。一旦把食物放到清油里,发现瞬间清油就多了一抹红色。正宗重庆火锅,蘸料就是清油,最多加点香菜和蒜蓉。不用担心没味,红锅烫好的食物,鲜香辣十足,而且越煮越辣,越煮越有味。所以火锅店里,开始大家都大衣紧裹,后来都一边脱衣,一边擦汗,淋漓尽致。
距离离开重庆不到二十小时了。对于这个城市,说不上喜欢,但绝不讨厌。
这里的人和这里的饮食一样,热辣辣的。十二天里,吃过三次李记串串——当然,不是因为我姓李才吃——味道确实不错。第三次去的时候,两个跑堂的大妈就和我很熟络了,一位问我今天喝啤酒还是喝白酒,一位问我在不在深圳南山区!也是,第一次来我就说我们广东来的,吃不了辣,少辣,少辣。鸳鸯锅端上来后我一度绝望,但是吃起来真的感觉还好。
“这是清油嘛,涮一哈就不辣。”
大妈几乎手把手教我如何吃串串,还给我推荐了招牌菜:带皮牛肝。尝试后确实美味,比猪肝多了分嫩,少了分腥。
矮桌矮凳,多了分亲近。大妈一会给我们拿酒,一会给我们上菜,想必我们说的她们句句入耳,所以第三次去时主动和我说有活动,最高可以免单!
我点菜时一位稍微年轻的大妈就坐在我旁边,问我南山区好不好。我说好啊,深圳经济最发达的,房子十万一平。大妈有点坐不住了,告诉我她女儿原来处了个对象就是南山的,家里几套房子。老爸是深圳出版集团的,还是大运会火炬手。我连忙说好啊,快点结婚啊。大妈懊丧地说:“我嫌太远,让我女儿不和他谈了,现在女儿回重了。”我顿时无语,她急切地问我:“深圳到底啥子样吗!”我一拍桌子说:“上菜!”
那一顿火锅,大妈给我倒了三次酒,捡了两次撸光的串串,总是欲言又止的样子。暗夜里,我默默地买完单,心怀愧疚的流着汗离开。出了门,冷风让我迷醉。
李记串串在西南大学二号门外,从二号门回到桂圆宾馆要坐摆渡车。那一天摆渡车上,上来几个有异国情调的小姑娘,一路欢声笑语。我随即胡诌了几句:
西南大学
从二号门到五号门
摆渡车上
面对面的
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庞
冷风肆掠
欢声笑语
依然有东南亚的炽热
Where are you from ?
泰国 泰国
前面下车
余音软糯
纯正的发音
让我迷失
究竟我在哪儿……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
在重庆的另一个夜晚也是难忘的,那一晚,我独自去看《芳华》。开场就将近十点了,结束时已凌晨。电影本身,给人的体验是强烈的。网络上纷纷杂杂的评论,我读着头晕。能不能不要去揣摩,纯粹欣赏——电影本身,还是挺好看的——物质化的时代,让人有精神上的触动,这也许就是成功吧。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带着无比杂芜的思绪,我从影院走回桂圆宾馆,重庆的夜也是雾蒙蒙的,缥缈得近乎超现实。刷朋友圈,一位本来要降落重庆的圈友,被迫降落西安了……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
重庆也是有阳光的,我们两次去学校参观,都有阳光相伴。一次是去西南大学附中,青瓦上的苦楝子树剩下一树枯萎的果实,阳光让这一切显得静谧泰然,有属于学校的好滋味。
校园里的孩子们也很乖巧,都穿着灰色的大衣,显得端庄稳重。两节课听下来,孩子们都很出色,附中的老师上课也很有想法。上《昆明的雨》这篇课文,引入《成都,成都》这首歌,让学生先改编后演唱。一位男生唱得如痴如醉,全班亦随着曲调哼唱,给整节课一个美丽的结尾。
我们老师总考虑教什么,什么是最适合的教学内容。有没有考虑学生想学什么,学得快不快乐。语文应该是一门能带给学生快乐和幸福的学科,以后的教学生涯里,我也力求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多一些快乐。
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去了渝北区的鲁能巴蜀中学——一所高大上的私立中学。在这里,再次邂逅《昆明的雨》,再次见到一位位青春洋溢的巴蜀少年。上完课,大家坐在向阳的暖融融的会议室里,评课议课,不亦乐乎。
去年冬在西南大学的那些日子据说重庆一年四季,能见到阳光的日子不超过一百天。我们来了十二天,见过两次艳阳高照的天气,比率也属正常吧。而且重庆的太阳,往往早上是不见的,下午也迅速落下,只有正午才能用灿烂二字形容。教语文的老师多是具备一颗敏感的心的,那天中午,一位老师瞥见窗外有和美的阳光和婆娑的树影,就舍弃了午休,在校园里徜徉,拍下安详的晒太阳的老人和无比欣喜的自己。
重庆的十二个日与夜,主题词是学习。早上下午各三小时的听课,晚饭后的自习和研讨,课题的准备与课例的分工,一个个好学的心在跃动。从宝安区“薪火计划”初中语文这个团队里,我意识到成为优秀老师的几个关键要素:旺盛的求知欲、坚定的使命感、拳拳的责任心。
旺盛的求知欲——有的女老师两天就能用完一只水笔
坚定的使命感——每一位老师都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信仰并追求卓越
拳拳的责任心——初三的老师每天微信上批改学生的作业,班主任每天早上都和班长交待一天的工作
我们常对学生说:“记住,总有其他同学比你更努力!”
我们是否也要时常提醒自己:“记住,总有其他老师比你更努力!”
离开重庆是12月22号,那一天很忙。早上做了小组的课例分享,下午进行了开题的汇报,随后聆听了西南大学校长宋乃庆的演讲,演讲没听完,就要赶往机场了。
雾霾里,尘土中,通红落日,仓皇归人,心头沉沉的。
猫哥 2017圣诞整理补记完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