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道《活法》一书,是看到了郭文斌的《醒来》,他在书中告诉人们要回归生命的喜悦,寻找内心的安详,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给了他很大的启示。鉴于此,于是买来稻盛和夫的《活法》,相当投入地看了下去,越看越欣喜,越看越给人振奋之感,一天之内将此读完,印证了一些以前就存在于脑海的想法,深刻地体会到了智者的至高境界。
稻盛和夫是日本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一位在实践中丰富学识与智慧的哲学家。他27岁开始经营企业,先后创立了京瓷公司和KDDI公司,并将它们带领至世界五百强的地位,77岁出任日航总裁,一年内就将濒临倒闭的日航变成世界航空业的一流企业。
稻盛先生认为与其经营金钱,不如经营思想,他主张提升心性,拓展经营,从思想、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根本之处入手,解决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
在他几十年的人生中,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也就是人的正确活法,即人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活法》一书给读者提供了集合经验与实践的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他的人生观与伦理观的精彩呈现,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生活之间发生巨大矛盾的前提下,他给了焦虑的人们一个正确的思想导向。
文/清悠2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个人生原理,听起来很简单,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正是这些朴素的智慧让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人生。
单纯的原理选择就是不可动摇的人生指针
稻盛和夫在27岁创立了京瓷公司,那时的他没有相关技术和经营经验,不知道如何做好企业。
于是他结合所学哲学,从“作为人,何为正确”的观念出发。
本着道德、勤奋、认真、节制等的良好品质,杜绝自私、懒惰、损人利己的恶劣行为,以做人的正确态度、正确的方式和程序贯彻到底为准则,按本性要求去做事,以利他的思维也就是有利于客户、员工、社会的方式来经营企业。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企业也就从中分享了价值。
因为归根结底是企业也是由人组成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种“敬天爱人”的态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这些东西看起来简单,没有什么技巧,但却是人类长期培育的智慧结晶,是最本质的东西。
由于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也有所差别。但在为人的基本准则上是相通的,因此稻盛在与美国人合作的时候,他都会找到核心点,扪心自问,作为人,这么做究竟对不对?时刻不忘作为人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两方谈判的时候,因为一些利益一直僵持不下,谈不拢。但当他们谈到各自子女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辉,产生了共鸣,气氛一度变得非常和谐,双方最后也各自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这里的“爱”就是作为人的共性,他作为正确的伦理道德和是超越这些国别、文化、环境等外在限制的,它适用于全人类。
看过一个节目访问,在央视的财经记者问王健林为什么要参与投资银隆时,他说第一是和董明珠是朋友关系,第二是相信她。
记者说他太义气了,他说这不是义气,是因为相信董总。记者又问其做决定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并且有过多轮的讨论,他说,没有没有,没有深思熟虑,就是相信她。
这个采访中,他说的最多的就是相信她,相信她这个人。这种相信无疑包含着对董明珠做人的认可,在现在社会,能如此获得信任是一件难事。
正是她正确的做人态度给予了他人充分的信任,给企业塑造了良好的形象。根本上说,是做人做事的态度成就了她的产品形象。
文/清悠3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稻盛和夫有一个著名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三项素质是按其重要顺序排列的。能力和热情用分数0到100分表示,而思维方式则从负100分到正100分。
因此,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重要,他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有些人即使有很强的能力和工作热情,如果其思维方式是消极的、负面的,甚至是置社会利益于不顾的,那么他的人生走向也一定是负面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源于思维方式的差别。
当年刚刚毕业的稻盛和夫曾经因为没有门路,找不到工作,想象过在这个弱者吃亏的社会,加入义气人情的黑社会或许更有出息。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扭曲的心态,负面的思维方式,如果当初的稻盛按当时的思维来行动,那么我们今天无论如何都不会对其如此敬仰和尊重。
不管你多么有才华和能力,态度多热情,假如你的思维方式不正确,那么也很难获得美好的人生。
以《欢乐颂》为例,五美的性格各异,每人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和行为方式。但其根本不是金钱、原生家庭的差别,而是思维方式的差别。
因为思维决定行为,如果邱莹莹有独立自主的想法,他便不会在与应勤的恋爱关系中一贯处于讨好的地位。安迪的思维方式直接、明了,认为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别人的干预和指手画脚,喜欢靠自己,靠实力来规划自己的生活。老谭说过最欣赏的就是安迪从来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可贵品质。
而樊胜美与其比起来则更依赖人,他依赖王柏川给她买房子,解决家庭问题,她的这种所谓的高情商、小心机在安迪的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面前着实弱不禁风。
思维方式决定着你的行为习惯,这些小的习惯累积起来便影响你的做人处事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影响着你人生走向的重要因素。
很多简单的伦理、道德在有些人看来是一种过时的迂腐,把能力看的无比重要,但是一些正向的思维,才是我们头脑中应该存在的真理。这些真理才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文/清悠4
不完美不要紧,贵在持续精进
稻盛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于即使他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还是不断地要求自己,反省自己,持续精进。
他把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20年,是独立迈进人生的阶段,20岁到60岁的时间是奋发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阶段,60岁以后是为迎接死亡做准备的阶段。
而这个为迎接死亡做准备的阶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他依旧是在修行,体验一种严肃、新鲜的生活,去发现一个曾经没有经历过的世界,更深刻地对自己以前的认识做强化或者修正。
他认为事情不能做得完美,不要紧,关键之处是自己有去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时刻真挚的反省与自责的心态,这种持续的精进才是最重要的。
提升心智的愿望和付诸实践的过程,才是能够磨炼人的意志的可贵的精神。
为此他提出了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谦虚戒骄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并将这些看上去平凡的事情不只是挂在嘴边,而是付诸到行动中去。
文/清悠很多人庸庸碌碌半辈子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活法,稻盛和夫说不祈求多好,只要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比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美好一点点。
这一点点的美好需要在每天的工作中修行。人生说到底就是一个悲剧,所有人的归宿都是一样的。
而生的这个过程中能够将人为好,把事做好,让自己快乐,使他人受益,在困难中磨砺,持续地精进,你就离美好更近了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