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心理
孩子选择不婚不育能接受吗

孩子选择不婚不育能接受吗

作者: 安逸精灵 | 来源:发表于2022-03-22 23:16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心理边界。到底什么是心理边界?简单地说就是:你的事是你的事,我的事是我的事。互不干扰,互不越界,这就叫守住了心理边界。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地跟父母建立生理与心理边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出生开始的。分娩成功,是孩子从生理上跟妈妈分离。青春期是孩子从心理上和家长分离。这两次分离对家长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次生理上的,一次心理上的。

中国家长不能接受孩子不婚不育,是没有和孩子在心理上做好断舍离。没有建立健康的完整的心理边界。

孩子已经成人,是自由独立的个体,孩子的事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做主。作为一个成年的、独立个体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

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眼里,即使孩子已经二三十岁,他们仍然觉得孩子没有独立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家长仍然要侵入孩子的边界,仍然想控制孩子的人生。这和有些家长非得逼孩子上大学选专业选家长认为好的专业没什么区别。

记得有个男孩他喜欢什么专业我忘了,但是家长非让学医。于是他服从了家长的意志。然而在大学里他过得特别痛苦。最后实在受不了选择退学。

这里的家长不知道,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需要发展出自己的心理边界,需要学习做一个独立的人。孩子也不知道他是一个独立个体,他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而存在的。他有权利说“不”。这些都是心里边界不清的表现。

我们在回到刚才的问题,好多家长之所以面对孩子不婚不育不能接受,也是没有和孩子做好分离。觉得自己有权利干涉孩子的一切。“你是我生的就该听我的”。这些也是边界不清的表现。

孩子结不结婚应该孩子说了算。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自己该不该结婚,适不适合结婚,喜欢不喜欢结婚。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孩子自己最有发言权,只有孩子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孩子自己最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谁也代替不了。

就像吃饭一样,我们总有喜欢吃的有不喜欢吃的,如果吃某样东西过敏家长是否还会逼孩子吃?就像做事一样,总有擅长的总有不擅长的,男人不能生孩子我们要不要逼他生?一样的道理。

当孩子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的时候,家长是不是就该听之任之呢?

我觉得家长要做的不是生气,催婚,而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探明原因,分析利弊,之后对孩子做出的任何选择都表示最大程度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不结婚不要孩子简直太没面子了,周围人怎么看我?怎么看我们家?在这位家长的世界里他重视的是面子,而不是孩子是不是幸福。反过来想一下,孩子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如果服从了家长的意志,孩子痛不痛苦?他觉得孩子存在的意义在于:让他感觉满足,感觉脸上有光。这就是把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权。

不管原因是什么,起码孩子现在还没准备好,至少在心理上还没有做好进入婚姻的准备。如果因为家长催婚就盲目进入婚姻,这就是对婚姻的亵渎,对婚姻的不负责任,对另一半的不尊重。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龄到了该结婚了。就像我们办公室的一个小姑娘,研究生毕业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和男朋友认识一个月就闪婚了。一个月应该对方是什么人都没看清楚吧。结果没几年就离婚了。还真是闪婚又闪离。

所以结不结婚不应该以生理年龄为标准,而应该看一个人心智是否成熟,是否做好了走入婚姻为小家庭负责任的心理准备。我想这一点从生理年龄,外在的身高体重是看不出来的。即使家长在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能看出来吗?能看出孩子是否已经做好走进婚姻的心理准备了吗?

更何况我们好多家长自己多半辈子过得都不幸福,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经营婚姻,也从没教会孩子怎么经营婚姻,没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样匆匆把孩子推入婚姻是真得对孩子负责任?是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还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中国家庭的很多矛盾大多是边界不清造成的,这也婆媳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婆婆大多认为自己有权利和义务管孩子的事。于是就搀合进孩子的小家庭指手画脚。即使法律规定孩子十八岁就成年了,仍然不想放手,各种不放心。当然这有爱孩子在里边,但有谁能说不也是为了满足自己被需要的需求?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善。

我觉得进入婚姻也应该考试,就像高考一样。高考是为社会选拔人才,也为保障我们的生存做准备。婚姻是我们又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它重要到任何人都无法回避,重要到它决定着我们的整个人生是否幸福。这个考试只要合格证就够了。通过系统学习拿个合格证,不用像高考那样拼命。

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哪里哪里出了事故,调查结果都会说从业人员是无证上岗。然而当婚姻破裂的时候我们却没权利说任何人无证上岗。

十八岁以后谁想结婚了,就要参加这个证书的合格考,然后才有资格结婚。我们的社会各种证书分门别类。唯独没有结婚资格证和家长资格证。面对婚姻这一人生重大事件,好多人都是进入婚姻才知道婚姻到底是什么,所以往往被现实打的头破血流。所以有婚姻是坟墓一说。

当然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年轻人好多都会试婚。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今天的年轻人已经比他们的上一辈人更懂得为自己负责任,不盲从,不将就。不为了到了年龄结婚,不为了结婚而结婚。他们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选择。

这个不婚不育如果是他们经过思考选择的结果,这该为孩子高兴才是呀。说明孩子的人生起码不是盲目的,随波逐流的,而是清醒的。孩子清楚的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孩子选择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方式,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家长有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有的家长可能不高兴了,不结婚不要孩子老了怎么办?孩子是成年人,不是家长怀里的宝宝。他们是属于未来的,比老一代人应该更有智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相信孩子们会安排好自己的一切。

何况人生那么多变数,说不定哪一天孩子觉得自己一切都准备好了,又想结婚了呢?

婚姻的出现有它的时代性,是在过去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只有分工合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婚姻。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更加多元化,婚姻已经不在是必选项,人生有了更多选择。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吗?

相关文章

  • 孩子选择不婚不育能接受吗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心理边界。到底什么是心理边界?简单地说就是:你的事是你的事,我的事是我的事。互不干扰,互不越界,...

  • 不婚不育

    我最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目前有越来越多家长,竟然支持他们的孩子“不婚不育”。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中,有“不...

  • 我的好朋友小玲是不婚不育族

    我的好朋友小玲是不婚不育族 1 我的好朋友小玲是不婚不育族。对,她不打算结婚也不打算要孩子。 我理解她,可以说是感...

  • 不育人士老年生活现状,但我还是不想生孩子

    今天想说一下关于不婚,特别是不育族老年该怎样生活? 生孩子有用吗?有好处吗?当然有用,并且好处多多...

  • 不婚不育是趋势吗?

    小区里有个阿姨,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婚后生了二个小孩;二儿子夫妻俩就只生一个,无论怎么催都不愿要二胎;到了三儿子这...

  • 戳穿“不婚不育主义”的真相

    【戳穿“不婚不育主义”的真相】 以下聊天记录为昨天在一个微信群关于不婚不育展开的激烈讨论。 ​​​

  • 婚不婚 育不育

    在传统观念中,结婚生子这是每个人人生的必经之路,好像这两件事情都是不可否认的,从来都不应该拿出来讨论是否的事情。但...

  • 蔡垒磊:消失的4700万人口

    1 那4700万去了哪里? 如今这个时代,不婚族越来越多了,而比不婚族更多的,是不育族。 此不育并非不能育,而是不...

  • 儿女不婚、不育的根源,其实是父母,原生家庭会影响香火传承

    01 有一种趋势,已经逐渐普及开来了——早婚早育,变成了晚婚晚育。而晚婚晚育,变成了不婚不育。 这种“不婚不育”的...

  • 不工作,不婚不育这是代沟吗?

    今天网易上看了篇文章《26岁儿子天天打游戏,母亲怪他不务正业,儿子:我一天能赚两万》这篇文章里的母亲是郑州一位五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选择不婚不育能接受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iq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