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语句完成测验,一连写了好几天,回头一看发现,还有很多。我发现,生物钟随时需要调整。
可能大多数人,都有睡不好的问题,只是频率强度状态有些差异。我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适应一下,能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人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非常好的一句口号,这是我看到这个词,想到的第二句话。我本来想掩饰一下,说这是我想到的第一句,但打字的时候不自觉打出了二。

第一句是人对人像狼一样。著名思想家霍布斯,有一部作品叫做《利维坦》,他是性恶论的坚定信仰者,认为人与人原始的状态就是凶残冷酷的。
为了应对这种状态,人们凭空想象创造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国家,用相对温和的方式来争夺这些资源。
我们习惯给过去蒙上一层美好的滤镜,觉得回到没有污染过的过去,回归人人都有的善良本性,就可以重回黄金时代。
在现代,有一个著名人类学家沙里翁,潜入原始森林,去观察原始部落亚诺玛米人的生存状态。之后发现田园牧歌存在于想象中,现实是更多的残酷与杀戮。
得出结论,他们认为生活是持续不断的战争,核心是争夺女性和繁衍权。社会围绕暴力争夺来组织,衍生出一套完整的权力机构,声誉机制和战争谋略。
中国古代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个伪字用的很深刻。
他是说美德是后天培养的,不是先天内置的。礼仪教化的功能是化性为伪,化解恶的本性,创造出后天的美德。

初出学校的我,可能整理不出来这段话。看到这个词,脑海里第一瞬间的反应是,人对人像狼。
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有一种深切的不信任,再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与人是有爱的。我是先有负能量,再有正能量。先有警惕恐惧,再有接纳合作。
可能这个世界,环境,会首先让我感觉到不安和敌意,所以才有这么强大,这么厚的防御用来保护自己。
再用理性说服自己,大多数人是友好可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这种不相信的信念,好像根植在潜意识里。原来我是这样的。
这也可以用投射认同来解释。我心里觉得世界环境和他人是这样的,于是投射到了外部世界。
而这时,看到有一种表达刚好符合了我的投射,于是把这种表达就内化进了我的心里,成了我的信念。
但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有着亿万种表达,我可能认同这个,明天可能就变成另外一个。
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可能是亿万种表达综合聚集起来。或者还不止,这只是中文的一种表达,只是人类的一种表达,还有其他的语言,其他文明。

我瞬间感觉自己好渺小。这个世界好大,知道的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我做不到的是
做不到太多了。随着成长,我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力。我看到每个人都用了自己最大的力量,非常认真的生活。现状还是不太满意。
为了活着,为了挣扎,大家都用尽了全部力量。我不觉得在这方面,我能比谁做得更好。
每个人做每个选择,一定都会综合所有的信息和资源,能力,经验智慧,在这些所有的选择中选最优的。
如果一个人用尽全力都做不到的事,我并不觉得自己能做到。我以前会不自量力,去都尝试一遍,发现做不到,再挫败的接受,我做不好。
现在学会了理性评估。综合对比之后,大概就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做不到就趁早放弃,可能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明智。
有时候也会错过一些,看起来做不了,实际上能做到的事。其实,我会后悔自己尝试了很多,而不是选择一个地方沉淀下来。

如果选一个地方沉淀下来,可能收益会比现在高,也可能没有。我总感觉放弃的那些选择是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好像这是一个非理性信念。它经常会让我感觉到后悔,我应该做那个选择,会让我的生活比现在更幸福。
实际上不同的选择可能半斤八两,那个不见得比这个高多少。更可能是两个差不多。
看起来这更多的是一种纠结和内耗,也许下次当我再这样想时,我可以去做点什么?当下次再出现后悔和纠结时,我就去跑步或者是做个瑜伽。
我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珍贵的资源,需要投资到未来。
谢谢您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