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真是酣畅淋漓,茅塞顿开,收益颇多。
在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一节中作者提到了打针这一每个小孩子都会遇到的事情。
她带着生病的女儿去打针,对女儿说:打针能把病看好,身体就舒服了,打针会有一点疼,但是疼的不厉害,就像有次你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了想哭也没事儿。
读到这段话我能感受到一个妈妈对孩子理性的关爱,和开导孩子时的温柔的善解人意的状态。
而我面对孩子打针时的鬼哭狼嚎却束手无策。每次儿子打针,我就像上了战场一般,我拼命的摁他,他拼命的挣脱、哭喊,前前后后得持续半个小时。
每次打针我都要承诺给他买东西,尽管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我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他大哭的那一刻,哭声掩盖了所有,说什么都没有用,于是我也绝望了,只想这种痛苦赶快结束,于是承诺,我是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了目的,虽然问题看似解决了,孩子在下次打针时的紧张心理依然没有解除。治标不治本,反而下次会更严重。
是我一直在逃避,一直想着打针一年也没几次,哭一次就算过去了一次,就又少了一次打针的次数(防疫针),说不定下次再打时长大些了懂事了就不会再哭了,这实在是自欺欺人。
问题不解决,年龄再大也还是个问题,问题不会自动消失了。
直面问题,跟孩子讲清楚,鼓励他勇敢,并给他退路,和他一起面对,这是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坎,迈过去了就不再有困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