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自己, 不要指望别人来“欣赏”你
艺术史和文学史告诉我们这样一条规则,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通常都不是在一开始就被欣然接受的,直到它们得到了优秀者的注意,通过那些人的影响力获得一定的地位,然后再凭借作者给予作品本身的力量维持自己的地位,这才摆脱了默默无闻。
人们能够真正了解并欣赏的,只是那些和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无聊的人会喜欢无聊的东西,平庸的人只能欣赏俗套,思想复杂的人会对混乱模糊感兴趣,没有头脑的人则会被愚蠢的东西吸引。每个人都会喜欢吸引自己的作品,因为在作品中完全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这是一个真理,和记忆力惊人的埃庇卡摩斯注70一样古老。他说:如果有人孤芳自赏,还沾沾自喜,你可千万不要吃惊;就像对于狗来说,世上最好的动物就是狗;牛对牛也是这样,驴子对驴子,猪对猪,以此类推,莫不如是。
最强壮的手臂也很难把羽毛般轻的东西甩出很远,并一举击中目标,因为如果不是按照其自身特点来加速,轻物很难接收外力,更何况是强劲的力量,它只会轻飘飘地落地。
伟大而高尚的思想,甚至天才的杰作,如果只有贫弱、荒诞的头脑来欣赏,那可真是惨!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曾为此悲叹。耶稣说:“对着傻子讲故事,就像对着一个在打瞌睡的人说话一样。故事讲完了,他还来问‘你说的是什么呀’。”哈姆雷特说:“机智妙语在傻子的耳朵里睡觉。”歌德也有类似观点:“笨蛋的耳朵嘲笑着最智慧的语言。如果人们太愚蠢,我们也没必要感到泄气——朝沼泽里扔石子,是不会激起涟漪的。”
利希滕贝格问:“当一个脑袋和一本书相互碰撞,发出空洞的声响,这声空响难道总是出自书本吗?”他还说,“作品本身就像一面镜子——若是一头蠢驴在照镜子,你就别指望能照出一个圣徒来。”
我们应当好好记住老盖勒特那些优美而感人的挽歌:“最好的礼物找到最少的欣赏者,大多数人错把坏的当成好的。”——这样的恶事司空见惯,简直就像瘟疫,无药可救,防不胜防。盖勒特又说了:“人们要如何避免这种不幸呢?虽然艰难万分,但我看也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愚人们必须要变得有智慧——而这永远也不可能发生。他们从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他们只是用肉眼来看事物,从来不用心,一味赞赏微不足道的琐屑小事,因为他们就不曾懂得过什么才是好的。”
人们思想水平低下,再加上“嫉妒”这一道德上的劣根性,既无法辨别好坏,更谈不上赏识那些存在着的美好事物或优秀人物。一个人一旦获得了声名,就从众人中脱颖而出,高于众人,而别人的位置因此也就相应地被降低了。所有显著的价值都是以其他人一文不值为代价,被衬托出来的。正如歌德在《西东合集》中所言,“赞美一个人就是贬低另一个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卓越”是以何种形式存在,但凡是优秀的东西,一露面就会遭到人数众多的平庸之辈群起攻之;他们会联合起来抵抗“卓越”,甚至尽其所能打压它,这些人的口号就是“打倒卓越”。更有甚者,那些取得了一些成就,并因此而享有一定盛名的人,常常不愿看到后起之秀声名鹊起,因为别人的成功会掩盖他自己的光彩。因此,歌德说:“如果我们不得不依靠别人的青睐而活,那还不如不活。人们只想炫耀自己有多重要,根本不关心他人是否存在。”
仰仗别人的看法来确定自我的生存价值,实在很可怜。如果一个英雄或是天才被全世界的掌声包围着,他的价值只在于他的名气,只在于别人对他的肯定,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悲凉!每个人都是依据自己的本性而存在,主要是从自身的角度为自己而活——你是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人都与此无关。因此,如果自身本性不具备价值,那么这个人也就欠缺价值。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存在是次要的,是衍生出来的枝节,受制于偶然,只能间接地影响我们。再说了,大众的头脑多么空洞浅薄啊,怎么能把我们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幻想之中呢?别人说你幸福,你就真的幸福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