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佛之道》 73——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73——印顺法师

作者: 顿律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2:28 被阅读0次
佛陀

〈接上篇〉


辛二:

  缘识有名色,从是有六处,根境相涉触,从触生于受,缘受起于爱,爱增则名取  ,因是集后有,生老死相随。

   十二支中的识,是一期生命的开始。有些经典,从识支说起。这因为,推求现实的身心活动,到达识的结生相续阶段,已到了生死业报识的核心。后代唯识学者,以异熟的阿赖耶识为中心,来说明生死杂染的一切,可说是吻合佛意的。「缘」此结生的「识」,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由于识的结生,身心就开始发展。照经上说:不但因识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识。这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是要依于有取识(唯识学中叫作阿陀那识)的摄取而存在。反之,也因为身心的活动,有取识才能存在。正像没有领袖,就不可能有群众的组织活动;如没有群众,领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在十二缘起支中,着重在识缘名色。应解说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后,还是肉团的阶段。

   「从」此名色而进一步的开展,就生起眼,耳,鼻,舌,加上身,意,「有」了「六处」的差别,这己到了形成人体形态的阶段。

   胎中虽有眼耳等根,还不能见色闻声等。一到出了胎,从此六「根」开始了与六尘「境」界「相」关「涉」的活动,根境相触而起一般的认识,叫做「触」。根境识三者,因触而和合,也可说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触。认识开始,就到了重要的关头。在触对境界时,首先发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不合意的反应,这叫可意触,不可意触,俱非触。不幸得很,众生的认识,是不离无明蒙蔽的──『无明相应触』。所以触对境界后,就会依自我中心的执取,起种种的复杂心理,造种种的善恶行为;生死轮回,是不能避免的了。佛所以教诫弟子,要『守护根门』。在根境相触时,如有智慧的观照,就称为『明相应触』,那就能从此透出,裂破十二缘起的连锁。

   「从触」的可意或不可意,当下就能「生于受」。可意的,起喜受乐受;不可意的,起苦受忧受;非可意不可意的,就起舍受。如有智慧而正念现前的,就不起味着,不为情感的苦乐所惑乱;否则就危险了。

   没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缘」此或苦或乐的「受」味,生「起」深深的「爱」著:爱着自我,爱着境界。这时候,已以主动的姿态,对生命与尘世,倾向爱恋而作不得主。此后,只有愈陷愈深,无法自拔。上面从识的结生,说明了身心的开展过程,以及对境而引起内心的活动情况。触是认识的,受是情感的,爱以下是意志的活动了。

   内心有了「爱」染,爱心的「增」强,就进展到「名」为「取」。取有四:执取自我,叫我语取。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而宗教与哲学家们,不是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见取;就是执取种种无意义的戒条,苦行──戒禁取。这是从爱染生命与尘世,进而作思想的或行为的取着,造成世间一切苦难的结局。

   爱与取,正是依着烦恼而有的一切活动。「因」此烦恼的活动,就起「集」成「后有」的业种。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体。但这里所说的,不是现实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后世生命的业力,也可说是未来生命的潜在。有了这,那末现生死了以后,未来识又会结「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生老死的「相随」而来,便是未来生死相续的简说。

   十二支,可以分为三世,有两重因果:过去因(无明与行)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因(爱,取,及有)生未来果(生,死老)。同时,前生以前有前生,后世以后(如不了脱生死)有后世,三世因果相续说明,就是无限生死相续的历程全貌。


思考题:

1、什么叫明相应触?

2、取有哪几种?

作业:背诵——缘识有名色,从是有六处,根境相涉触,从触生于受,缘受起于爱,爱增则名取  ,因是集后有,生老死相随。

相关文章

  • 《成佛之道》 73——印顺法师

    〈接上篇〉 辛二: 缘识有名色,从是有六处,根境相涉触,从触生于受,缘受起于爱,爱增则名取 ,因是集后有,生老死...

  • 《成佛之道》108——印顺法师

    <接上篇> 己三∶ 明净恒不动,如日处晴空;一切世间行,不染如莲华。 再举两个譬喻,来赞叹阿罗汉的功德。 一、证得...

  • 《成佛之道》107——印顺法师

    <接上篇> 己二∶ 此或慧解脱,或是俱解脱。六通及三明,世间上福田。 经中说到阿罗汉,有六种、九种等分别,现在说二...

  • 《成佛之道》106——印顺法师

    <接上篇> 戊四 己一∶ 断惑究竟者,名曰阿罗汉∶毕故不造新,生死更无缘。 体见正法而断了见惑的圣者,知见是绝对的...

  • 《成佛之道》102——印顺法师

    <接上篇> 乙二 丙一∶ 通论解脱道,经於种熟脱,修证有迟速,非由利钝别。 能证这四谛与缘起法的圣者,想简略的叙述...

  • 《成佛之道》103——印顺法师

    <接上篇> 丙二 丁一 戊一∶ 见此正法者,初名须陀洹,三结断无馀,无量生死息。 再来叙述圣者证入的次第。声闻乘的...

  • 《成佛之道》 74——印顺法师

    〈接上篇〉 戊二 己一:灭应灭于惑,惑灭则苦灭,解脱于疑爱,现证寂灭乐。 现在来说灭谛。灭有两个意义:一、是灭除;...

  • 《成佛之道》 72——印顺法师

    〈接上篇〉 庚二 辛一: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系,有识身相续,相续而不已。 缘起支的叙述,很多是从识支开始的,所以经...

  • 《成佛之道》 81——印顺法师

    〈接上篇〉 癸二:余戒轻或重,犯者勿覆藏,出罪还清净,不悔得安乐。 除了不准忏悔的极重戒而外(不容许忏悔而留在僧团...

  • 《成佛之道》101——印顺法师

    <接上篇> 丙二∶ 此是圣所行,此是圣所证,三乘诸圣者,一味涅槃城。 出世的解脱法门──四谛,缘起;道谛中的三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佛之道》 73——印顺法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lr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