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
在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睡觉前,起床后,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接受很多很多信息,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生活的就是如此。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换做以前,老先生会叫你专心学习,寒窗苦读十年,定能功成名就。过去你要成功,途径很少,这样子出来的人自然都暗许这样的方式,没有这么做的人也不会去怀疑。
但到了今天还指望着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似乎就有局限性了。不是说看书不好,学习不好,书本和系统的学习确实是立身之本,是搭建心智大楼的基石。过去的人可以广泛涉猎,一门精深,那是因为原本信息就少,更新的又慢。现在就不一样了,光逛书店就能把你眼睛看花了,书本的质量本来就层次不齐,再者更新迭代的信息又飞速传播,加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间的交流对话。指望系统学习完了就可以干出一番天地的,都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说看事物都是分开了看,书是好东西,那是基础性的东西,是艺术的,是美的,但说只要看书,不看碎片的话,就有失偏颇了。
可能说在我们改变生活方式,迭代认知模式的同时,怎么样最好的契合我们自身的需要和特点可能是需要重视的。
我们这一代人,恰好处在很尴尬的一个境地,父母这一辈都是很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排除少数比较变通的,大部分都还是信奉老一辈的东西的。他们大都会觉得学习还是要好好上课,多看书,好好写作业,做事情要坚持,人际关系要处好,要听从组织的领导......所以听话的我们到头来成了最难去学习的一代,处于时代更迭的中间,难怪了我们这一代的焦虑。
老法子该变了,新法子要被批评,90后本身都带着一点颜色,焦虑都不行了,真的难做。
这就让我想起来《百鸟朝凤》里的天明,是传承还是革新,或者说是坚持还是放弃,其实是很难做决定的。我们都说传统都是有价值的,是美好的,但是剧终人散后,又有谁会愿意去了解和接触那些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生活的东西。。你说可惜吧,倒是真可惜,但是你说你要学吗,这个问题怕就很尴尬了。
刚学心理学的时候我信奉解释让我们更美好,遇到问题就想着法子去理解它。说来也奇怪,有的事情你明白为什么了,似乎怎么样就不重要了。我焦虑的时候就拿着精神分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来自洽。后来越来越觉得不对,怎么啥都懂了最后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呢。
我喜欢的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说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去尝试新方法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承受住焦虑。所以说解释好了焦虑会少一些,但是也少了很多改变的动力。
要改变,最好的办法始终都是用行动来更新你的认知。碎片化时代,个人的经验学习就是做加法和做减法。
一、减
碎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那么多的知识可以说都算得上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那么学这个还是学那个,本身就是件无比焦虑的事情。有个概念叫沉没成本,说的就是没有被获取的潜在价值,而关键就是失去那么多该是件多么让人难受的事情啊。所以说接受自己不可能啥都学是第一步的。
然后说说传统的学习,书本其实还是要学的,只是看书学习是很难再碎片时间完成的,所以说必要的东西,基本的内容,还是要花大段时间来学习的。至少你要把基本的点挖出来,有个目的可能能帮你屡清楚这些点的大概位置。
二、加
而相比而言最重要的也是我想要提的就是更新知识的能力,现在信息交流无比迅捷,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单点突破和广泛涉猎的优势。
一个领域基础的东西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尝试着做点什么了,写笔记也好,上知乎回答问题也好,在输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漏洞,查漏补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继续输出,可以是讲课、讨论,以此下去,定能把你的只是系统建构起来。
最后的话,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全领域吸收和思考,化整为零,然后运用的能力。这也是我希望通过写作来达到的。现在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可能说很大程度上,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搭积木的结果,而如何把自己的这些积木搭起来,还是要回归到有目的的思考和整理。我们的大脑是个大染缸,不同的信息可能你看不到它的价值,但是它也在不知不觉影响你的认知。平时我们只管吸收,再碎片的东西,吸收进来加点思考放在大缸里,说不定哪天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我还有这东西可以用。
——————————————————
偶尔清醒
希望有用
网友评论